主页 > >济宁文学 > >小说 >
济宁文学

「小说」张庆余 ‖ 方言微小说(32)老秀才的谜语

来源:本站    作者:张庆余    时间:2025-07-08      分享到:



 过去的老秀才,都是底层社会喝墨水【注1】比较多的人。话说某村有这么一名老秀才,擅长出谜语。有一天,他为了开发孙子的智力,给孙子讲了四句谜语,每一句含有一个地名,让孙子猜。这四句谜语连起来像一首诗:

“雾气腾腾刮北风,

蝎子掉到江当中,

百两银子买碗汤,

一只靴子四腿蹬。”

爷爷让孙子从头猜起。孙子挠着头皮,一时猜不出来。爷爷启发道:“大雾升高了是什么?”孙子说:“是云彩呀。”爷爷又问:“北风一刮,云彩往哪儿去?”孙子道:“往南呀。喔,我明白了,是云南。”爷爷道:“你猜对了。那么下一句呢?”

孙子还是挠头皮。爷爷又启发道:“蝎子蜇人吗?”孙子道:“蜇呀,这种家伙的嘟子【注2】可厉害了,谁要是被蛰了,会疼得实头打滚的【注3】。”爷爷接着启发道:“它不光蜇人,遇到什么危险就蛰什么。”孙子猛然醒悟道:“这么说,它掉到江里,也会挣扎着蛰江喽。”爷爷点点头。但孙子却问道:“我从地理课本里知道,浙江的浙是三点水加个折呀?”爷爷解释道:“谜语可以音同字不同。”孙子“嗯”了一声。

爷爷继续问:“第三句呢?”孙子想了想道:“汤么,也称粥,百两银子才买一碗,太贵了吧,那不成为贵粥了?啊,我知道了,是贵州。”爷爷欣喜道:“你越来越聪明了。那么最后一句哪?”

孙子略一思索,马上答了上来:“四条腿蹬一只靴子,那不是四穿么。既然谜语可以音同字不同,这个穿字也可以换成川字,就是四川了。”爷爷竖起大拇指赞扬道:“你真棒!”

这名老秀才因为没考成个一官半职的,家里生活一直比较寒酸。但他是个乐观派,能坦然地面对一切。

春节到了,要贴春联了。他针对家里连水饺也包不起的状况,写了这么一副春联:“左五右五辞旧岁,里二外八过新年”,门头上的横批是“得过且过”。

孙子看了,不解地问:“爷爷,这春联是啥意思?”爷爷苦涩地解释道:“你奶奶、你娘拍锅饼,不是左边五个手指头、右边五个手指头轮着拍吗?蒸窝窝头,不是两个手指头插在面团里边搅压、外边的八个手指头围着转吗?咱今年过年就是吃锅饼和窝窝头,照样香哩。”

孙子又问:“还给我压岁钱么?”爷爷说:“先该着吧,明年好过了给你双份的【注4】。”孙子又无奈地指着门头上的字道:“我明白了,这就是得过且过呀。”

爷爷见孙子没有埋怨的意思,不由地赞扬道:“好乖乖,你真管坛【注5】”

注释:

1、喝墨水——学得的文化知识。

2、嘟子——特指蝎子的尾巴尖。

3、实头打滚的——疼得翻来覆去。

4、给你双份的——加倍地给。

5、真管坛——真不赖,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