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廉成玉 ‖ 长篇方言小说《二月狗》连载(十 一)
第三章 启航
3
到了一九五六年,有了学名,上了小学三年级的玉说听老师讲,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国胜利完成了工商业改造,这才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他还知道了行政区域进行了新的调整:第十区改称为湖西乡,并划规到济宁县管辖。
这时,玉说见更让村里的人兴奋的是在毛主席的统帅下,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 在朝鲜战场上竟然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及其盟友所组成的联军,从鸭绿江边一举打回了"三八线"以南, 并从此也无法越雷池一步。玉说给爹娘说:“让咱们国家给美国鬼子这一仗打的,实实在在的大长了咱中国人的志气!”
一九五七年,正当全国人民满怀缴情,意气奋发,昂首阔步迈上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康庄大道向前奋进时,这老天不随人愿,净给老百姓制造灾难、添麻烦,让玉说的家乡遭受到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玉说见社里收割下的小麦刚运到场里,还没来得及收打,老天就好像是给捅开了个大窟窿,接连下了十几天的大到暴雨,造成小王河决口。只眨眼的功夫,这洪水咆哮着顺势而下。
这洪水来势凶猛可怕,是一会一个样。先是大水淹没了田园接着就是浑浊的黄水涌进了庄、冲进了不少人家的院落、屋内。
在凶猛的洪水开始涌进村庄时,人们忙不迭忙地背来土、搬来土坏垫屋,这根本都是无计于事,照旧是墙倒屋塌:可就是这样的险情,仍有不少人要财不要命,趟着水去供销t捞摸商品货物。
在这个当口,玉说这个小皇子的思想觉悟倒是杠杠的。他不年幼少力气,跟着在家休班的爹乘坐着小木船,帮助供销社转,有价值的商品。他光着脚丫穿着条裤衩,在供销社院里蹚着水,急三忙四的一趟又一趟地往小船上搬运着商品,比大人们都慌的很。
玉说听他爹说:“这国家的财产,咱一件也不能让它受到损失!”
正好装好船,要向村里高处送运时,一个精彩的奇观的镜头让玉说给看呆了。就只见,个头只有一米五多一点的李吉英大婶,颠着双三寸小金莲,蹚着没胸深的水,在供销社院子的大门旁了个磨镰罐子,举到头顶上回家了。让人看了不但都为她担心害怕,而且纷纷指责说她把一个小土磨镰罐子看得比命都主贵。洪水围困了村庄,与外界失去了联系,院墙和房屋浸泡在水里,随时都能耳闻目睹到墙倒屋塌的悲惨景象。玉说见自家的房屋都倒塌完了,一家人没有了地方住,他爹救灾又去了前线。万般无奈,他和娘就学着邻居家的办法,带领着弟弟们从倒塌的房屋里扒出梁椽子和拦笆,再在倒塌的房屋土堆上用铁锨平整一下在上面搭起了窝棚,才让全家人有了临时的安身之窝。
接下来最大的困难,就是吃饭成了极大的问题。乡亲们开始还能凑合着吃上顿卷子、壮馍什么的,不几日就只能用淡盐水煮碗豆和小麦粒吃了。再后来,不少人家只得扒擦找出来发霉长醭的食品,擦巴擦巴放到火上熥熥来吃。眼看着不少人家就要断顿了,但是让乡亲们最害怕的是疟疾、霍乱等多种传染性疾病的突然爆发和横行,村里一时出现了骚动,是让人人心慌意乱,胆战惊恐。
这天,正当乡亲们在燥急恐慌中,老村长说政府派人来了。就只见,政府来人除了和村干部一起做好疾病的防治,就是组织群众想方设法逃离水灾。
面对着村里只有一只丈八的大木船,该怎样让村里的千把口走,可是一件又都舍不得丢下,那个心中的复杂难受的表情,真是让人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各家各户的娘们家,为了在逃水灾的路上给肚子好垫在忙着赶做着吃食。东院的老蔫大娘虽然起了个大早发面,但由于急等着开船,再加上她的个蔫劲,没来场好,她就急三忙四的蒸了锅溏面馍给带到了船上。开村庄家园时,刹时间船上是大人孩子们齐哭乱嚎
玉说大爷家的大姐姐正患疟疾,六月的天身上穿着大棉袄还顶着一床棉被,仍然冻得直打牙巴骨,是难受的哭只是两眼哗哗地流着泪水,断断续续地喊着:“家----家----
大木船载着逃难的乡亲们扬着白帆乘风破浪,到了半夜时分了济宁顺河门的老洋桥码头。众人见政府派来的接应里等候。紧接着,在接应人员的带领下,乡亲们乘坐车,来到了设在城北廿里铺的救灾大饭场,住在了原礼堂里。
玉说的爹因为是公家的人,得听从组织上的安排,他一家被临时安置在了市区越河北崖的吕家店里。他爹因有救灾重任,不能久留,安排好一家人后就走了。
初来乍到济宁城区的玉说,是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上没有了众多的小伙伴,让他很是觉得别扭。每天,他除了带着弟弟妹妹到小闸口的小食摊上,花上个一毛两角的买份鸡杂根解解嘴馋外,就是姊妹几个顺着老运河两岸来回跑上几趟,再去爬到太白楼上玩上一阵子。
玉说在城里过了没几天,想念他的大爷来看他时,爷们是见面给亲不个够,就这样爷俩便一块去了廿里铺救灾大饭场。
在廿里铺救灾大饭场,灾民一天三顿饭都是小米稀饭啾咸菜,睡在大礼堂的地铺上。大爷家闺女多,政府给了照顾,让一家人住了一间办公室。玉说的到来,到了夜里,大爷就带着他和大伙虼唉一伙、鲶鱼一堆的挤在一起睡在大礼堂里。有时,爷俩也会拉上一领小苇席,来到附近大树底下过夜。
玉说跟着大爷在饭场住了大约二十来天,这天他爹骑着辆洋车子赶到廿里铺来接他回去,说是家中的水退了。由于道路坑洼不平,爹吃力地掌着车把带着他,整个车身是咯咯吱吱、嚇嚇煞煞的很是个拿溅人。
当爷俩出庄大约行走了二里路的光景时,可巧碰见邻居家的青美大嫂和她老娘,坐着租来的一辆人拉地排车正往济宁赶。娘俩见玉说的爷俩骑车的那个费劲难受样,立马就招呼着双方停住车,让玉说坐上了她们的地排车一同回城区。
在半道上,玉说和青美她娘俩在经过一个叫张庄的小村庄时,还跟着十里八乡的农家人看了个敬张大王的隆重场景。看着盘在玻璃罩盒中的红花小长虫(蛇),当地人说这就是张大王,老家就在这个庄上。还说在庄西南一里路远的地方有他的坟墓,是三年五载的常回来看看,都是住上一蹦(一段时间)再走。张大王托下人来说,今年咱济宁城南发大水是他的失职,这次回老家是受玉皇大帝之托专程救灾来了。让玉说听得,就觉得瘆拉糊地。
待玉说走了没几天,他大爷一家和村里的几户人家也都陆续回了家。剩下没回家的二十多户人家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被安排到了几百里外的寿光县救灾.
玉说跟着家人回到家里一看,说是大水退去了,其实就是这洪水退出了村庄的堆子头,满洼里依旧是浪打浪,只能是说在庄上给腾出了个趴窝的地方了。再看,村小学校园里仍有积水腿肚子多深。按照政府的要求在开学上课时,是把各班级分开,在村里找了几处倒塌的房屋土堆上搭起凉棚,当临时教室用。
玉说的班级,是在村东北角明珍家的屋地工上搭建的敞篷里。教室没墙遮挡,一天到晚的人往不断,使得不但学生上课精力不能集中,而且还常常出现学生和过往行人要贫嘴,闹着玩的场景,这天上午正上着自习课时,村里的一个叫喜三的小青年从教室旁路过,他见老师不在现场,就鸡毛子噘腚的来到课堂里,和玉说身边一个叫鸣得,一个叫瓜哒的两位同学说笑着给玩上了叫喜三的这个半大孩子有点癣脸呱讥的。说起话、开起玩笑来就是赵本山走路,没有正形,同学们说他纯属是南天门上的挂篓,玄(悬)蛋一个!
也不知是咋个的一回事,三个人正你一言他一语地说闹着:到激烈处,忽然见鸣得和瓜哒两同学瞪开了眼、反了腔,是八怼半斤的就给抓挠剋上了。
别看瓜哒的铺牌个头比鸣得大,但要是真打起架来,他没鸣得耍刮,只三五个过招,就让鸣得把个瓜哒子给倒在地上. 急红了眼的瓜哒子一看丢了脸,就来了个苍蝇采蜜,给装疯(蜂)来。只见他是呲牙咧嘴的使了个恨招,随手从衣兜里掏出铅笔用的割脚刀,趁鸣得不防扎上了他的手腕,划了个一指多的血口子。疼得鸣得嗷的一声从瓜哒身上站起来一看,鲜血从腕上一股一股地给冒了出来,吓得大伙都傻了眼,呼喊着跑出找老师。在这个当儿,玉说随手撕下自己的褂袖子给鸣得包缠待老师赶到后,又帮着老师把鸣得送到了村卫生室。医生说,刀子差一点给刺着脉搏。听了这话,吓得瓜哒子是儿媳妇的大子,装起孙子来了,一星期都没敢来上学。
面对缓解下来的水情,回村的不少人家开始拾掇鱼网、网卡子、竹罩、推狗子和扒狗子等捕鱼捞虾的工具,开展生产自救, 可是,也有不少像玉说家孩子们小,没有逮鱼技术的人家,只靠点救灾粮来维持生活。
这种情况没过多久,政府就派人进村,动员组织有困难的社员家到附近县逃灾度荒。玉说的爹娘看着墙倒屋塌,一片狼藉家境,娘便一狠心领着三个年幼的儿女,跟随村里的十几户人去了兖州县小孟乡的东吴寺逃灾度荒。
在这个当口,玉说正上四年级,是小学毕业班。爹娘为了他的学业被留在了家中,跟着爷爷奶奶过生活。当娘带着弟弟妹妹在家北小桥上坐船走的时候,玉说用手领着弟弟和妹妹,一直跟在娘的身边不吭不声默默地走着。娘交代说:“爹娘都不在家,跟着爷爷奶奶要听话,当截(千万)别惹两位老人家生气。”娘还说:“好好上学,当截别想娘俺,用不了多少天俺就回来了。”说这话的时候,玉说见娘的双眼包着泪,是红红的,玉说光是流着泪“嗯-嗯……”的给点着头。
当娘乘坐的救灾船拔锚启航时,玉说是怎么也忍不住了,他疯了似的跳下水向着小船蹚去,呼喊着:“娘,别慌走,等等我,我不上学了,我要跟您去……”
一看这个动静,到小桥上来送行的县长三和哈啦蘸两个小伙子急忙跳进水里,硬把玉说托上了小桥。待玉说跺着脚在小桥上哭嚎了一阵子后,见船渐渐远离,他就躺在小桥上实头打滚的哭喊着要跟娘走,不要弟弟妹妹走……
娘和弟弟妹妹们走后,让玉说看到的是这大水退下后,在路沟、坑塘和洼地水汪汪里鱼虾特别多,他和爷爷光大虾每天就能逮上十几斤。把大虾拿回家,用开水沏了,拨皮晒干卖虾仁。有时候,他也跟着大爷去拾鱼。
这天晚饭后,皎洁的月光照得大地锑明镜亮,大爷一头挑着鱼网,一头挑着只大竹筛子,带着玉说去村北壕沟里来撒鱼。爷俩来到壕沟旁后,大爷捋好网纲,麻利的拾好网片,在看好水情后把网照着鱼窝一撒,从水中拉上网来一看,满网白哗哗的一乎乎长的小参条鱼实在惊人,这一网给拾装了多半竹筛子,得有三十多斤。
玉说由于年纪小,又从没离开过娘和弟弟妹妹们,每到夜间做梦就想他们,后来想的连饭也吃不下了,让爷爷看着很是心疼无奈,在放秋假时,爷爷只好托笃义和怀稽带上玉说去看娘和弟弟妹妹。临去的头天,他央求爷爷让奶奶给蒸了一六印锅白面馍二十多个咸卷子馍,给装了满满一狗头包禳子。
去的这天,天刚一放亮,早早吃了饭,笃义和怀稽两人推了辆装有棉衣的小烘车,在村东头官坑堆子头上、振宏家的门口上了船。同坐船去济宁的还有庄上的颐鲤、佐磐等十几个人。
在船上,到了晌午该吃饭的时候了,别人都拿出自己带着的干粮啃吃,独有玉说一人躲在一旁玩“赶憋死牛”的游戏。这时怀稽大爷走过来问他:“都在吃饭,你这个小孩子咋个不吃呀?”玉说眨巴了几下小眼睛说:“大爷,我上船时吃得饱,这会还不饿哩。”
在船上,玉说想着娘和弟弟妹妹们,是没舍得吃一口咸卷子白面馍。
乘船到济宁后,太阳快落西山了,玉说跟着两个大人从城南的顺河门码头下了船,推着小烘车穿过城区到城北,摸着黑上了路。待走了十几里路的光景,玉说饿得实在撑不住了,这才从狗头包禳里掰出半个咸卷子慢慢地给吃了下去。就这样,想娘心切才十一岁的玉说跟着两个大人一气跑了七十多里路,到夜里三更时分才来到东吴寺怀稽大爷家住的地方。
这时,想娘、想弟弟妹妹心急的玉说,嚷着要去找娘。怀稽大娘抢过话茬说:“您娘住的离这里很远,天到这个时候了没法送你过去!”就这样在两个大人的一再说劝下,玉说才皱着眉头苦瓜着个脸,勉强给住在了怀稽大爷家的住处。
第二天,玉说早早起床要去找娘时,一看满满一狗头包禳的咸卷子白面馍只剩下一个半了,就着急得哭着问怀稽大爷家的人是个怎么回事。开始,他一家人都说不知道。在玉说哭闹着的一再追问下,怀稽家的大娘先说是夜里叫老鼠给偷吃了,后又说叫老狸猫给拉走了。实际,后来让玉说一猜实,是全让怀稽大娘给偷藏起来留着白家好吃。他说是在卸车子时,怀稽大娘看到威卷子白面馍后起了孬心。根据是:玉说当夜非要去找娘,大娘硬说离娘住的远,并说了很多关照的话,非得要留住下。其实,过了大街,斜对过就是娘的住处,只有二三百步远的路程。玉说给娘说:“我一看他老两口子就是黄鼠狼子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光想着偷咱的白面馍吃了!”是气得娘骂他一家人缺肝少肺没人味。
玉说在东吴寺看到娘天天去生产队的菜园子里推水车,他为替替娘减轻一点劳累,就跟娘一块跑到菜园子里帮着推水车。有时推高兴了还给唱上“推水车、浇豆角,豆角长、浇蒜黄,蒜黄辣、浇菜花,菜花青、浇小葱,小葱带胡子、浇畦紫茄子,茄子有花、浇沟黄瓜,黄瓜怕摔、浇垄韭菜,韭菜扁食、哄哄俺家的馋小子”的儿歌给娘、兄弟妹妹听,让一家人开心取乐。
迷迷糊糊,玉说不觉不由的在东吴寺住了七天,还没有和娘和弟弟妹妹们亲热过来,就得回老家上学去了。
为了能在济宁赶上乘坐去老家的船,这天半夜时分,娘和:说一块来到怀稽大爷家住的地方。正好,这时笃义爷也到了。这样,娘陪伴着送到村头,玉说是一步一回头,眼包泪、泪包地望着娘在夜幕中的身影消失。他几乎是走了一路给哭了一路让两个大人硬是没给劝住。
从东吴寺临来时,娘塞给了他几块钱作路费。可是,这个小家伙没舍得花,用钱在济宁买了十几个须笼用来回家好逮虾,爷爷挣点钱花。就这样,在济宁上船后,玉说身上就没了一分钱到了晌午,船航行到湖沿一个叫候楼庄的码头停靠吃饭时船上的十几个大人都下了船,到小餐馆里买饭吃,唯独玉说一人躲藏到了船舱里没有露面。吃饭时,跟船的班主任周兰亭老师不见了玉说的踪影,在问同船老乡不知情的情况下,有点纳闷,于是就上船去找。
当周老师在船舱里找到他后问:“咋个不去吃饭?他给老师回答说不饿。周老师知道他的脾气和性格,就没再多问和多想,拉着他就下船去吃饭。就这样,周老师给买了碗小鱼汤和两个馍,才让玉说饱餐了一顿。要不然,他就得饿着肚子回家这一年,玉说是边上学边抽空帮着爷爷捞鱼摸虾。不光是做到了上学、挣钱两不误,还学会了洗衣照顾自己,没给老人家添麻烦,让爷爷奶奶很满意,心里畅快,常给小家伙弄点好吃的。
- 上一篇:上一篇:「小说」白中乾 ‖ 方言微小说 : 老福叔
- 下一篇:下一篇:「小说」张庆余 ‖ 方言微小说(32)老秀才的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