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白中乾 ‖ 方言散文:童年的夏天

来源:本站    作者:白中乾    时间:2025-07-26      分享到:


记忆中,童年的夏天,虽然也很热,但年幼的我们从来没感到过热,尽管那时候没有空调、电扇,也很少吃冷饮。

       过晌午【1】放了学,书包往家里屋当门【2】一扔,在奶奶的唠叨声中,与小伙伴们急匆匆地往村东的大运河边跑去……

       人未到河边,身上的衣服也脱个差不多了。赤条条站在河岸边,用手接一泡刚尿的热尿捂在卜脐眼【3】上搓一搓,然后朝着水面一个飞跃,一猛子扎进河水里,一股清凉瞬间润透了全身,那种超爽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在河水里,我们肆无忌惮地上下翻游。狗刨、仰泳、扎猛子、打水战………欢笑声柔和着四溅翻腾的水花声,惊扰了水中漫游的鱼儿们。

      在河水里疯狂一阵子后,天近挨傍黑【4】,该回家了。在奶奶及母亲的唠叨声中,胡乱扒拉几口饭菜,汤也不喝,就慌三忙四地拿着电棒子【5】和罐头瓶,去村西大沟涯摸爬叉去了。

       爬叉,即蝉蛹,俗名蠽蟟龟,一种大自然馈赠的乡间美味。别管当天晚上能摸多少,回来后都放进盐甏子里,先腌上,预防爬叉蜕变成蝉。等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掏出来清洗干净,用油炸了,难得的美味佳肴!

       村头小树林,也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

      那里,成群结队的落虎【6】们,在树梢下“超低空”上下翻飞。我们拿着大扫帚和简易的小网兜,追逐着悠悠飘飞的“红辣椒”、“小黑妮”、“大花棍”等落虎,有时幸运地用网兜逮到一只,便兴奋得大声欢呼,然后将蜻蜓的翅膀衔在嘴里用牙咬住,接着挥舞着网兜,继续追逐。

       回想那个时候,尽管上学了,但作业不多。回想当年,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有“藏麻根”“摔瓦屋”、“骑洋马”、“吊鼓轮”等好多的童玩游戏陪伴着,我们依然每天都是快乐着,无忧无虑的。当然,星期天除了河里疯、打莲蓬、逮落虎外,也得帮大人干点活——给家里喂的猪或羊割草薅青菜。

        记得有一次,我去地里薅青菜,到了地里光顾逮落虎玩了,到回家的时候才想起来薅菜的事,于是便急匆匆地胡乱薅了一些菜。篮子不满回家也嚷【7】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在沟边柳树杈上蒛【8】了几个小树枝,握成圈撑在篮子底上,上边盖上菜。远远的一看,满满的一篮子菜了,回家瞒过忙碌中的奶奶,顺利交差。当然,晚上也嚷、差点挨揍也是难免的。

      被父母亲嚷了一顿的我,面带泪痕躺在土坯床上蚊帐里,在奶奶慢声细语的童谣中,被奶奶手中摇摆不停的蒲扇,送进了甜美的梦乡……

      那个年代,我们年幼,尽管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和现在无法相比。但是,童年的生活依然是快乐的。回想起来,那些与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夏日里的点点滴滴,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我整个童年,也温暖了我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是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注     解:

【1】、过晌午:下午

【2】、屋当门:堂屋的正门里边

【3】、卜脐眼:肚脐眼

【4】、挨傍黑:傍晚

【5】、电棒子:手电筒

【6】、落(lao)虎:蜻蜓

【7】、也嚷:批评、训斥

【8】、蒛:折断

     原文载2025.7.23《济宁晚报》第5版,在此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