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李传生 ‖ 寻梦天山  做客天池

来源:本站    作者:李传生    时间:2025-07-10      分享到:


中国叫“天池”的地方不下十几个,而最著名的当属吉林长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天池。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北,两者之间距离超过4000公里。我们今天游览的是天山天池。天山天池位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平面海拔1928米,素为有名的游览胜地。1982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神话传说是王西母的“洗脚盆”,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南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天池”一词来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

进入游客中心后,坐上景区摆渡车,一路前行,公路两侧都是一些枝繁叶茂的榆树和不知名的高大乔木(因为车速太快看不清楚)。公路的右侧是一条小河,河里的流水,是天山上的积雪融化后,顺流而下形成的。上车十余分钟,摆渡车在一个叫“民俗风情园”的地方停了下来。走进“民俗风情园”,到处都是历尽沧桑的高大榆树,这些古树树高二十余米,树冠如盖,遮天蔽日,树龄最长的超过200年。在这绿树掩映下面 ,悠扬动听的冬不拉响彻在耳边。

从风情园出来,继续乘坐摆渡车,这时,路两边的树木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榆树,但不再是高大入云的乔木了,换成了伞状低矮的灌木。摆渡车不住地攀升,山体上的植被越来越少,发动机地喘气声却越来越粗。峰回路转,眼前一亮,在快到停车场时,出现了一片葱绿,成片的雪岭云杉正列队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在停车场下车后,走过八百米上山栈道,就到了热情好客的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秀,碧水映蓝天。" 面对碧水天池,本人才疏学浅,写不出个所以然。只见天池三面环山,雪山倒影,白云蓝天,山风猎猎,池中游船,水波不兴,碧平如镜,人间仙境,名不虚传。“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千百年来,瑶池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一首首描绘“瑶池仙境”的诗词伴随着时间的长河流传下来,渐渐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瑶池诗赋园”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沿着环湖步道一路前行,不时的传来阵阵花香,只见那白里透红的忍冬花,摇曳绽放在风中,给游人送去一个个微笑。在定海神针下面,有一株200年的老榆树,树上挂满了榆钱,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幸福美满,连年有余。这棵老榆树更像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在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地守护着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树上挂满的红丝带,在为人们祈福祝愿。

远处的雪山,高天的白云,眼前的碧水相映成趣。耳边的音乐犹如来自天际的祝福。俯身鞠一捧天池水,洗去一路的征尘,同时也洗去多少尘心。新疆天池,此生必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