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陈玉玲 ‖ 久别重逢,好友如初

来源:本站    作者:陈玉玲    时间:2025-07-09      分享到:


岁月悠悠,老友相聚,共话往昔。那份熟悉的感觉如初见的晨曦,温暖而明媚。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妙感觉,就像在时光的长河里划着小船,突然就碰到了曾经一同启航的伙伴。

几十载光阴,竟如银行旧账房内蒙尘的账簿,无声无息便积成了厚厚一叠。老班长一声召唤,我们几个当年银行班子的成员,竟真抖落了各自生活褶皱里的尘埃,重聚在这暑气蒸腾的正午。

宴宾楼门一开,冷气迎面撞来,仿佛跌入了一个清凉的旧梦。我还未来得及四顾,肩膀早被人从后拍住,猛回头——老班长,也是我们的知心大姐(海燕)!她鬓角分明已薄薄敷了几丝银发,眉宇间却仍是旧日统御全局的神气;最爱闹笑话的彬哥眼角添了细纹,笑意却仍如昔年清亮;素日沉静的云姐;温柔善良的霞令妹;笑容可掬的伟小妹,彼此的手紧紧握着、摇着,喉间滚动着含混的音节,如点钞机飞掠过新钞的沙沙声,急切而亲热。阔别经年,原来只消这一握,光阴的界碑便訇然坍塌,徒留心头一片温暖的热浪。

窗外蝉鸣如沸,正午的日头将万物烤得发白。室内凉意宜人,杯盘清脆碰撞间,深红绸缎自瓶口垂落,撞击杯壁泠泠作响,酒液沿着弧壁盘旋上升,在灯下漾出层层琥珀光晕。绛色潮水漫过杯底,泛起细密珠泡,如岁月自瓶口汩汩流淌,斟满一泓精确如数字的琥珀时光,竟像给重逢的燥热之心敷上了一帖清凉散。话题起初绕着银行里那些老规矩打转——利率起伏,点钞指法……老班长燕姐忽而举杯,目光如温润的玉拂过每个人的面庞。酒意如墨在清水里洇开,话匣子也敞开了。她说:“提起当年每周班子例会的场景,众人如何同心协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真诚相待的瞬间,及一些可笑的趣事;即使有时会有争议,也是有着把事情做好的真心。”那声音温厚如熨帖的旧绸,抚平了岁月褶皱里细微的芒刺。这些散落在岁月角落的碎片被重新拾起,擦亮了微光,昔日那些可笑的、温暖的、彼此相融的瞬间,越过尘烟拍打着此刻的杯盏。此时,我们在推杯换盏中,彼此相互祝福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开心、健康、平安温柔的话语,暖人心扉。窗外的灼灼骄阳,仿佛也融入了这笑声,变得温软可亲起来。

酒酣耳热之际,话锋渐转深沉。大家早已离开了金融的疆场,随着儿女漂泊异乡,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老班长燕姐轻轻抿了一口酒,眼底映着杯中琥珀色的光:“这十年,真像撕日历,一页页薄,撕完才发觉厚厚一沓都空了。” 空气里浮动着一种微醺的静默。十年流光,原来不仅改变了眉梢眼角,更深深刻进了各自命运的掌纹之中。

云姐掏出手机,指尖轻点,屏幕上漾开一片童真的笑颜,那是她牵着小外孙在公园蹒跚学步的照片。彬哥也翻出手机里儿子远在异地的全家福,指尖温柔抚过荧屏,仿佛能触到那儿孙稚嫩的脸颊。老班长燕姐凝视着那些跃动的光影,唇边笑意温柔如春水:“看,我们当年的争分夺秒,终究化成了绕在他们膝下的笑闹声。”她的话语,像一束光,瞬间照亮了那些琐碎日常的辛劳——原来我们匆匆奔赴的终点,正是孩子们笑容的起点。

终席步出,热浪如黏稠的糖浆裹来,令人窒息。站在白亮得晃眼的日头底下,彼此的手又一次紧紧交握,那力道,仿佛要把十年间失落的温度一次性注回对方掌心。车流在眼前呼啸成模糊的光带,如同岁月本身奔涌不息,久久不肯散去,好似站定于此便能留住些什么。

直到一个年轻的服务员探头出来,制服上沾着厨房的热气,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群久久伫立的中年人。大家相视莞尔一笑,终于松开了手。相互挥手告别,身影渐次消失在街角蒸腾的热浪里。回望一眼,方才杯盘狼藉的桌上,那盘没吃完的含冰糕点,已无声地融化了大半,静静凝在盘底,像一泓温柔凝固的时光。

这十年后的正午,故友的容颜与笑语,便如那盘底清澈的甜浆,悄然沉淀进记忆的深处。老班长燕姐那句“真心”的暖语,霞令妹的盛情和眼角未干的温热,连同他们手机屏幕里隔代的烂漫笑靥,都酿成了时光窖藏的醇酒。

原来老友重逢,是岁月慷慨恩赐的一场盛宴。它足以令人在炎凉世途中,内心恒久保藏一片温润的绿荫,供余生乘凉。那绿荫之下,有我们交付过的真心,有共同走过的岁月长路,更有从我们生命里生长出的、蓬勃如春树的下一代笑颜。此情此景,温酒一盏,便足以慰尽半生风尘,如同当年旧账簿里,每一页密密麻麻的数字,最终都沉淀成生命里不可磨灭的温暖印记。

最后,我用一首小诗表达此刻的心情。

《老友相聚离后感》

老友重逢喜欲狂,相携把酒话衷肠。

当年意气今犹在,往日风华未可忘。

离别匆匆情未尽,归来默默意难量。

人生难得几回聚,且把余欢付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