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传生 ‖ 读马加强《老家南阳镇》感怀——南阳古镇不了情
在2024年11月2日马加强《老家南阳镇》新书发布会上,作者赠送给每位参会者一本《老家南阳镇》。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断断续续、一字不落地读完了浸透着作者心血的每一篇文章。书中那浓浓的亲情、乡情、乡音,在千年运河里流淌。小桥、小船在南阳湖的碧波上畅想、荡漾。《老家南阳镇》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那份感恩之心。同时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南阳古镇小船、小桥、码头的前世今生,和那出淤泥而不染的碧荷。
在作者的笔下,古镇的《小桥》承载着多少童年的记忆,那个叫“桥头”的地方就是作者心中的故乡。在运河里飘来荡去的《乡船》,就是南阳人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希望。那迎来送往的《码头》就是作者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四季迎风挺立的碧荷就是南阳人“有情有义”的象征。老屋后面的《运河水》,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看着作者一天天长大。同时,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南阳人。“步入而立之年”的作者,早已“习惯了随那拍岸的浪涛一遍又一遍地回味,回味家的幸福,回味亲人的疼爱、回味故乡最纯最真的情……”。
南阳湖里的《荷》永远是作者的最爱,而南阳古镇的《风》“潜藏着故乡的深情款款,与风为伴,春在心间,不觉叫人感慨万千”。那飘浮在作者心头的《云》,永远与作者相随相伴。天上的云朵知道作者的心事,陪着作者一起哭,一起笑。而那挂在天边柔情万种的明《月》,更是如影相随,“时常婆娑在离人的胸膛,那皎洁的月光会掩住我心头的痴想和奢望,也会悄悄掩上莫名的伶仃和彷徨。”这《风》,这《云》,这《月》都是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告白,也是作者走出古镇之后,对家人,对过往感恩之心的咏叹。
《风》也好,《云》也罢,都抵不上那《一张网》《一束阳光》。一张网,网住了乡愁,也网住了时光荏苒的昨天,更网住了那挥之不去的温暖。《一束阳光》既是来自天上,更是来自祖父祖母的温暖。这《一束阳光》洒满了铺着青石板的书院路,也温暖照亮了作者幸福快乐的童年。那《一针一线的爱》陪伴、呵护着作者幼小的心灵,让他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健康地成长。《祖父做的牛皮纸书皮》治愈了作者调皮捣蛋的不良行为,培养了作者闻着书香勤奋学习的好习惯。才让我们有幸看到这本《老家南阳镇》。
作者是不幸的,也是万幸的。失去了父母的爱,却得到了人间的大爱。祖父祖母之爱让读者动容。《我叔是个手艺人》《了不起的婶子》,都在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叔叔、婶子给与了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体验到亲情融融的家的温暖。《那一回头,那一挥手》和《我们哥俩》,让读者看到了他们那种超越年龄,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那一回头,那一挥手”定格在古镇的码头边,镌刻在作者的记忆里,成为一生的感动。
如果说祖父祖母之爱是阳光,叔叔婶子之爱是雨露。那么,阳光给了作者以温暖,雨露则给与了作者以滋养。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养,培养了作者的仁爱之心。而《我找父亲谈心》《再念我的父亲》,就是作者与父亲隔空地对话与倾诉。更是一个长大成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儿子告慰天堂里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儿子在向遥远的父亲诉说自己的心愿。“既然飞出去就不要带着迷惑,更不要带上忧伤。”这是懂事、孝敬的儿子在让另一个世界里的父亲安息。也是为了求得自己心灵的安宁。这种超越时空,阴阳两界的对话,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催人泪下,大地为之震颤。
在这本《老家南阳镇》里,让我看到了作者潇洒的文笔,灵动的语言,还有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百篇文章中,处处闪现着作者对南阳古镇的深情厚谊。那些曾经陪伴过作者的风、云、月都是昨天永远的符号。门前屋后的运河、小桥、小船的身影,清晰地镌刻在了古镇书院街的青石板上,成为作者抹不去的印记。
通过阅读《老家南阳镇》,让我对作者的身世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阅读《老家南阳镇》,让我对作者取得的成绩和辛勤地付出更加的钦佩。通过阅读《老家南阳镇》,让我对作者的未来更加地充满了信心。在这里,我衷心地祝愿南阳古镇,日新月异,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南阳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祝愿作者的家庭、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
- 上一篇:上一篇:「评论」贺文键 ‖ 剑气与箫心:刘京仪的生命艺术诗章
- 下一篇:下一篇:「评论」张阿芳 ‖ 萧红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