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民间文学」宋延坤 ‖ 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孔融的自白

来源:本站    作者:宋延坤    时间:2025-07-18      分享到:


时辰还没到吗?也许吧。

或许身着麻衣的我跪在砧板上已经太久了,我甚至开始盼着申时马上能够到来。这一天是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按照你们现代人的说法,这一天是公元208年9月26日。

许久后,我微微抬头看了一眼仍有些刺目的日头,又费力转过头去,轻笑着对跪在不远处的一双儿女喊道:“孩子啊,丞相说了,要对我们一家处以弃市之刑,你们怕吗?”幼子虽年仅九岁,女儿也只有七岁,但两个孩子清澈又坚毅的眼神里,却透露出了对死亡的蔑视……好!我孔融虽是一介腐儒,但有此儿女,倒也不枉我孔某人在这世上走过这一遭。好吧,该走了。仰天长笑三声后,我便对身前怀抱环首直刀的差役喝道:“刀斧手!来吧,我们一家该上路了!”

片刻后,我先是听到了诸如“士大夫怎能刀剑加身”“孔文举纵有天大过错,赐他自尽即可”“即使斩首也应用斧钺”此类的议论,再是听到一双仓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则是感觉自己的脑袋好像在地上打滚。我好像听到了一阵惊呼之声,又好似看到了很多过去的画面……哎,想来这便是人死之前最后能感受到的东西吧。

随即,我好像感到眼前的世界,越来越暗……同时,又浮现出了很久之前的一些画面。

189 年,西北军阀董卓杀进京城,行事嚣张到连皇帝都敢换,直接把少帝刘辩废了,立刘协当新皇帝。我一介文人实在看不下去,多次公开批评他太残暴、不讲规矩。董卓恨透了我,但又不敢直接杀,就玩阴的,把我 “升职” 到北海当国相。要知道,北海可是黄巾军最猖獗的地盘,他这明显是想借刀杀人!后来我在北海拼命搞事业,做出了点成绩,可惜扛不住黄巾军和袁谭的轮番进攻,兵败后逃往山东。

就在逃亡路上,我接连收到两个重磅消息:汉献帝逃出长安,往洛阳去了;一直被人瞧不起、被骂“太监孙子” 的曹操,竟然亲自带兵接驾,还把皇帝安顿在了许县!袁绍、袁术这些所谓的 “大忠臣” 全程装死,反倒是曹操第一时间出手救驾,这对比简直太讽刺了!我瞬间顿悟:袁绍他们都是假忠臣,曹操才是真正的汉室守护者,是复兴大汉的希望!当时激动得不行,忍不住写了首诗:“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写完就决定加快脚步,投奔曹操,为大汉复兴出份力。

曹操对我的加入特别欢迎,还建议皇帝任命我为将作大匠,负责皇宫、宗庙、陵墓的建设。虽然这工作和我原本的“文人” 人设不太搭,但我还是欣然接受,想着只要做出成绩,曹操肯定会给我安排更重要的任务。那时候的曹操,对皇帝恭敬守礼,对同僚谦逊低调,对其他诸侯也很有风度。最难得的是,他还带头倡导勤俭节约,主动降薪、降低伙食标准。一个从小养尊处优、身居高位的人能做到这样,真的太有士大夫风范了!我大受感动,又写了首诗夸他:“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可惜当时的我完全没想到,这会是我最后一次为他写诗称赞。

事实证明,曹操的本性藏不住。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称帝造反,曹操不想着怎么去打这个反贼,反而先要杀大臣杨彪。理由是啥?因为杨彪老婆是袁术的姑妈,曹操硬说两人要里应外合废掉皇帝……这借口也太扯了!我看不下去,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跑去跟曹操理论,好说歹说,加上满宠还算公正,总算保住了杨彪的命。不过这事儿算是让我和曹操彻底结仇了。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打下邺城,他儿子曹丕居然强占了袁熙的老婆甄氏。这种缺德事,曹操这当爹的不管就算了,还默许!就不怕被天下人笑话?我人微言轻拦不住,但也不能装哑巴,就写了封信讽刺他们父子俩,用了个典故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给周公”。打这儿起,我就习惯性地讽刺批评曹操了。

还是建安九年,曹操清理完袁绍在河南的势力后,皇帝给了他大赏:封地从一个县加到四个县,这待遇对非皇族来说已经顶天了!功劳大是该赏,但这坏了“京城千里内不能封侯”的老规矩。更过分的是,皇帝还允许曹操自己开府办公,自己任命官员。这下曹操的司空府简直成了另一个小朝廷!这等于给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式权力,明摆着是为他以后专权甚至更糟铺路!

后来,他搞的禁酒令我也坚决反对。表面说是为了省粮食,好像挺为国为民?省粮食是真,但省下来是为了打仗扩张,让更多人遭殃!

最后,我进了大牢。很多人说我像许攸一样,嘴欠得罪曹操才招来杀身之祸。我承认我是经常说话不客气得罪他,这毛病我改不了。但许攸那种卖主求荣的小人,跟我能比吗?我救杨彪、骂曹丕、反禁酒,哪次不是为了国家和百姓?当然,我心里也清楚,我跟曹操的矛盾公开撕破脸到这份上,离死也就不远了。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废除了三公制,恢复了光武帝开国后废除的丞相制,他自任丞相。看来,他是摆明了要当王莽,然后在某一天取陛下而代之?对于曹操接下来的动作,我设想了很多,但有一点是没有想到的是,他当上丞相之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对付我。

很快,我就听说,兖州的老熟人郗虑、曹操的机要秘书路粹,准备了一份举报材料交给陛下和曹操。郗虑和路粹不愧为当世数一数二的人才,他俩“发明”问题的能力的确很强。那份材料显示:我孔某在北海工作期间“召集徒众,图谋不轨”,还公开发表过“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此类诽谤朝廷的言论,至于其他违法行为、违德言论更是数不胜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然曹操想置我于死地,我也懒得抗辩,作为堂堂正正的鲁国纯爷们,还能怕这点儿脏水不成?

陛下啊,臣孔融就要先您一步去见先帝了。臣不怪您,您手中连半个兵丁都没有,怎么可能斗得过早已掌控朝廷,且始终站在道德与政治制高点的曹操?为臣能盼的或许只有何日能出一个真正的忠臣,帮您最终走上真正的皇位。为臣能做的,也只有尽快走上法场,免得曹操找陛下您的麻烦。

曹操为什么要杀我?我一不是手握大权的朝臣,二不是拥兵自重的诸侯,他真的只是因为我有事没事就讽刺他,而动了杀心?当然不是。首先,不想让我给他添乱。都知道曹操胸怀大志,他的野心不止于中国北方,还想拿到长江以南和西北的地盘,我孔某人总是公开跟他唱反调,他当然不会允许我给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添乱。再者,我孔某人虽然德薄才疏,身边倒也总有一堆士人朋友追随。曹操知道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得罪的士人越来越多,为了吓唬吓唬这些士人,我就成了其“杀鸡儆猴”计划中最合适不过的“鸡”。

当然,曹操杀我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他想用我的血,擦擦他给自己立的那块“大汉忠臣”牌坊,稳一下他那不太稳固的统治罢了。要说曹操的确是一个有手腕的政治家,他不光是想着靠整我把自己扮成忠臣的样子,还给我扣上了一顶“不孝”的帽子。他这是想在政治上打倒我,还想在道德上搞臭我。高,实在是高!

哦?眼前的世界怎么又来了黑了?看来,我是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