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卫肇荣与《南京条约》割让香港主要签订人之一黄恩彤的诗/兖州历代诗选
卫肇荣(四首)
卫肇荣( 1799 一 1863 年)字向斋,号霭亭,滋阳人。道光二年(1822 年)壬午科举人,授中书舍人。精诗文,工书法,擅擘窠大字,息马石坊,上“文武圣人”四字即为其所书。
卫肇荣书法
题扫红亭吟稿
(其一)
扫红亭上百花香,日对良朋细品量。
吴越游来更齐鲁①,绘将天地入诗囊。
(其二)
我从西晋客山东②,问字频来绛帐中。
漫诩秋香能折桂③,只缘日久坐春风。
(其三)
齐梁乐府短长歌,唐律重谐逸韵多。
读到更深难释手,几回梦里尚吟哦。
(其四)
玉树庭前蔚团华,辞章炳焕己传家④。
叨陪并入中书省,待咏翻防红药花⑤。
【注释】
①吴越:是指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一带的地区。
②西晋:指山西。作者祖籍山西洪洞。
③折桂:科举时代指考取进士,现多借指竞赛或考试获得第一名。
④原注:南垞世长亦工诗翰。
⑤红药花:也称为芍药,是一种芍药科芍药属的草本花卉,为草本之首。
黄恩彤(二首)
黄恩彤(1801—1883 年), 原名丕范,字绮江,号石琴,别号南雪,宁阳县蒋集镇添福庄人。十五岁获县试第一,道光二年(1822年)中举,道光六年(1826年)中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刑部郎中、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广西乡试正考官、江南盐法道道员、江苏按察使。1842 年香港割让《南京条约》主要签订人之一,1845 年升任广东巡抚。
黄恩彤
兖郡行
兖郡西门人若狂,撞钟伐鼓迎大王①。
惊问大王在何许,玉河之侧琦岸傍②。
小蛇数寸自蟠结③,锦文错杂头不方④。
士女喧传剧鼎沸,奔走祷祝来巫阳⑤。
长官闻之亟致祭,纷陈俎豆罗酒浆。
更以乩笔请神语⑥,沙盘划字森成行。
自云生时为河督,顺治二年莅鲁疆。
之锡姓朱字梦九,疏而荐者阿中堂。
便问中堂何名讳,大书桂字殊昭彰。
顺治初塞金龙口,河督方兴实姓杨。
十有四年越十八,朱公两任综修防⑦。
文成相业最煊爀⑧,乾隆中叶方腾骧⑨。
国初自有从龙彦,阿公不及相颉颃。
明明时代错先后,附神记鬼诚荒唐。
傍有野叟忻然笑⑩,神道变化安可常。
木兰地下市鞍马,卢生梦里临疆场11。
中兴天子百灵助,幽明协赞扶包桑12。
狂澜待挽仗神力,大王奚止金龙黄13!
【注释】
①伐鼓:击鼓。
②玉河:即府河。
③蟠结:盘曲纠结。
④原注:相传大王蛇方头,此则否。
⑤巫阳:指女巫。
⑥乩笔:扶乩时在沙盘上写字的木椎。
⑦原注:朱公之锡两任河督,均在顺治十年以后。
⑧文成:原注:阿相囯谥文成。煊爀:声名卓著。
⑨腾骧:飞腾,引申为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⑩忻然:愉快貌。
11原注:木兰卢生均于近年显灵捍寇请封,见邸抄。
12包桑:同苞桑,比喻牢固。《后汉书·吴盖陈臧传》:“光武审《黄石》,存包桑。”
13原注:近日河神惟金龙四大王,黄大王灵感最著。
- 上一篇:上一篇:「民间文学」王大中 ‖ 漕河上的铁板桥
- 下一篇:下一篇:「民间文学」王大中 ‖ 坐怀不乱的和圣柳下惠与兖州故县和高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