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大中艺文志 ‖ 冯云鹏的书法/兖州书画家传
冯云鹏
冯云鹏(1765—1839 年),字九扶,号晏海、滟澥,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冯云鹏自幼聪颖,五岁即能作诗,八岁喜吟咏,十岁摹写古文篆隶。十九岁入泮为增贡生,二十岁以教读为业,肄业于文山书院、梅花书院。但其科举不顺,入秋闺十次,屡荐不售。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其受兖州知府景楼之邀,出任东鲁书院山长。其1间客居姑苏、太仓、东阿、曲阜等地,晚年以子燨贵,敕封为内阁中书舍人。
冯云鹏为博学通儒,长于诗文,工
于书法,特别在金石学方面,贡献尤其显著。冯氏收藏极富,但他认为能够传世久远的只有金石。他与其弟冯云鹓在滋阳期间,立意将所见金石器物铭文绘录下来。他们遍访古迹文物,并对收集到的金石作品进行考证。经过五年的努力,一部几十万字的皇皇巨著《金石索》撰写完成,并于道光三年(1823 年)由邃古斋付梓出版。
《金石索》共十二卷,《金索》六卷收录商周、汉唐及宋元时期的钟鼎、兵器、权量、钱币、玺印、铜镜等。《石索》六卷收录历代石刻、碑碣、砖铭、瓦当等。每种器物大多绘有器形和铭文拓片,后附释文和考订。书中所录器物,一部分为冯氏藏品,一部分来自黄易、叶志冼、桂馥等各家的收藏,一部分采自宋以来的各家钟鼎款识及金石著作。《金石索》在考证上承袭宋人法度,对器物的尺寸有详细的记录,每器都是从模写图、拓本、释文、尺寸进行说明,然后进行铭文考释。该书继承了《考古图》的写作体例,在铭文考证过程中,从器物的尺寸到铭文的历史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最终作出评定。在考证兵器时,他们还注意到器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锈蚀问题,注意兵器重量的减少。更为难得的是,《金石索》开创了以摩崖石刻文字来印证商周铜器文字,大胆而有效,开启了古文字研究的新方法。在该书中,他们还对前人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了认证,使一些误传得以纠正。《金石索》图文并茂,以文释图,以图证文,材料取舍严格,鉴别精慎。堪称一部内容丰富的古器物大全,是清代金石学研究方面体例精美的重要著作。
冯云鹏擅古文,精诗词,古文宗韩、苏,诗宗李太白而上溯汉魏及六朝乐府。著有《扫红亭吟草》、《红雪词》、《红雪词余》等。冯云鹏在金石之外,喜篆刻,擅捶拓。其书法尤精篆隶,篆宗许叔重,参以李阳冰以下诸家,隶以汉为宗。
嘉庆二十四年(1819)春,冯云鹏与文友倡议在滋阳东金口坝龙神祠东隙地上修建青莲阁。落成时,其手录李白东鲁诗二十三首,悬于东壁。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五月,兖州知府岳龄将冯云鹏所书李白东鲁诗摹勒上石,以供传播。其传世书法作品还有道光三年(1823 年)的隶书《金石索·序》、道光十三年(1833 年)的行书《郑氏家墅记刻石》。
- 上一篇:上一篇:「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滋阳知县夏晓春的的诗/兖州历代诗选
- 下一篇:下一篇:「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消逝的庙宇(酒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