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马西良 ‖ 走进上马村,聆听五马饮湖的故事
晨雾漫过微山湖堤岸时,铜山县上马村这个江北”沙家浜“在水鸟嘈杂中苏醒了,一艘艘从湖面打鱼归来的小船从湖汊中飞驰而来,卷起的层层浪花打破了渔村的安宁,那些还在活蹦乱跳的鱼儿,送入了掩映在柳树下荷花荡的饭店中。渔船激起的浪花将湖水汩汩淌过卵石堤岸,把三国的风、明代的月、七十年代的号子,都揉进荷叶滚动的露珠里。
一、一叶扁舟繁衍出的古老村庄
光绪版《铜山县志》的泛黄纸页里,藏着五马村的第一缕炊烟。"柳泉西二十里有土岗,形如五马饮涧",寥寥数字勾连起三国的铁蹄声。相传曹操在此设东西南北四马圈,中筑望马台,四圈马匹在雾中若隐若现,如五龙吸水。后来滕县石井村迁来的马姓族人,见湖岸滩涂有马蹄踏浪的痕迹,便将北马村改称上马村——马踏清波上岸的刹那,恰成了村落最初的剪影。
洪武年间的月光该是凉的。马万重带着马云、马雷撑一叶扁舟南行,船桨划破微山湖的暴涨水势,在微山岛东南撞见这片山中平原时,芦苇丛里正卧着五尊石马。先民们依着石马朝向垦荒,东马、西马、南马、望马渐次铺开,如藤蔓攀着湖岸生长。如今站在望马台遗址,还能看见五个村落像五片荷叶,浮在微山湖与群山之间。
湖南岸的象山伫立湖边,五马四象的传说更让那个这片土地充满了更多的神秘感。五马饮湖,四象看湖,让苏北微山湖东南这片土地六百年风调雨顺,更让这里山清水秀,粮茂鱼丰,更让这里人才辈出,企业发达。
上马村依山傍湖,一溪穿村而过,在湖荡中荷花盛开,鹅鸭嬉水,小溪两侧是茂密的竹林和小树,堤岸大部为卵石修砌得整整齐齐,古树老屋就在这溪上,宛如小桥流水人家景象。在这种环境滋养下,生活在这里的人就像陶渊明描绘着的世外桃源一样。
在微山湖边长大的马学仕,既有马氏家族憨厚坦诚,更有湖边人的豪放侠义。1990年他和铜山县柳泉镇教委办合办了校办化工厂,生产磷化工产品。2000年改制承包,更让他放开手脚大展宏图,成为铜山区乃至徐州市知名的企业家。他创办的铜山宏达精细化工厂,产品畅销全国,年上交国家税金1、2亿元,成为江苏省知名的科技型企业,获得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
马西刚子承父业,大学毕业后接任董事长之后,用先进的理念管理企业,依靠科技研发提升企业规模,开发高端产品,投资12亿元将宏达精细化工搬迁到徐州市化工园区,新成立了徐州宏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就是生产力,加大投资上规模,发展为一家集医药中间体、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内大型磷化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徐州地区第一家通过联合国禁化武组织审核通过的企业。
马家父子为人厚道,做生意讲诚信,更为村里镇里出钱出力,整修道路,投资新农村改造,热心公益事业,做事真诚与人和善,深得村民和政府的好评。
二、汗水铸就的向阳渠巨龙
上马村从微山湖接入的向阳坝那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不仅载入历史成为铜山县的骄傲,更是当年这里的人民改天换地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1965年的冻土在夯锤下震颤,十八个生产队的号子惊飞了芦苇荡的水鸟。为了彻底改变徐州北部微山湖边“山上洪水湖里流,地里庄稼焦了头”的面貌,响应国家大搞农田水利的号召,铜山县柳泉镇投入近1.2万人、持续6年的修渠“大会战”中,共修建向阳渠、青年渠两条,总称柳泉向阳渠。
工程总共绕过大小52个山头,开挖砌衬干支渠63公里,修建5座中型翻水站,大型渡槽5座,开凿山洞1800米,地下暗渠4531米,修建桥涵闸站271座。向阳渠水利工程于1976年竣工,与河南省林州红旗渠齐名于全国。让苏北这片丛山秃岭彻底改变了面貌,十旱九涝的山区成为高产稳产的鱼米之乡。向阳渠成为人们参观的热点,青年洞更是让人震撼,德国访问团也曾到此参观学习。江苏省柳琴剧团还创作排演了柳琴戏《向阳渠》,在彭城剧场公演,场场爆满。
随着现代化灌溉技术的手段和科技发展,虽然向阳渠作用越来越低,但是人们仍然没有忘记曾经的辉煌。2011年12月,向阳渠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江苏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4月,向阳渠被核定为江苏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但是遗憾的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一个在太行山中段,一个卧于微山湖南岸。前几天到哪里参观学习,听导游讲,红旗渠一年仅游客参观就为当地增加一百多个亿的收入,和它媲美的铜山向阳渠仍然静卧在微山湖边,守候着它的风烛残年,只有时而那些抖音快手们拍点兴趣而已。
三、月光里的留成古邑
微山岛南部的张良封地,曾经古滕三国五邑的古留城,虽已沉落湖底,留城遗迹位于上马村的西面万顷荷花的水中,也许就有这五马四象的守护,才让上马村得以保留至今。
月光下当你撑一叶扁舟,游荡在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看一朵朵荷花摇曳,听万千鸟儿在苇荡的鼾声,在月光里浮浮沉沉。这是你就会听到古留城的车马喧嚣声,青石铺就的石板路在流水的冲撞里在水底发出“吱嘎吱嘎”,也随大汉良相张良正在秉烛夜读······古留城虽已湮没于湖水之中,但其四千余年的历史脉络、与大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关联及自然环境变迁的见证价值,使其成为研究鲁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案例。
不论是开挖向阳渠青年洞,还是湖边渠道改造,古留城一尊尊石雕像,一块块雕刻着留城岁月痕迹的砖块,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器,不时都会打捞出来,向人们讲述那一段段辉煌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
微山湖的浪还在拍岸,五马饮涧四象守湖的姿态从未改变。那些沉入地下的石马、刻进砖缝的岁月、织进草里的守望,都随着渠水缓缓流淌,在某个清晨或黄昏,漫进某个过路人的梦里——有骏马踏清波,有象鼻流泉,有五颗明珠,这片土地嵌在微山湖的臂弯的明珠,在微山湖一隅亮了六百年。
去年夏季有幸和家人荡舟微山岛南部浩渺的湖面,探寻揭秘沉于湖底的古留城。前几天和几位学者一块到鱼台、沛县、丰县探寻深埋湖田的胡陵城。沧海桑田,历史就是在不断变化中延续着时光的步伐。一个微山湖记录了古往今来数千年地壳变化沉浮的历史,这里最早点燃了中原地区文明繁荣的曙光,又是最早开化活跃的地区。明朝的一次黄河的决口,如今变成了一把日出斗金风光迤逦的“玉如意”。
上马村,这座微山湖边的“沙家浜”,隐藏在神秘的荷花丛中,无数的白鹭如轻飘的白云围着村庄飞翔。上马这个充满传奇和神秘的村庄,期待着更多的有识之士来这里考察学习,揭开更加神秘的面纱。
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签约作家,枣庄、滕州市华促会理事,古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先后在国内报刊发表作品300万字,出版了散文集《眷恋》《沉香》和文化读本多部。获得首届山东省写作学会“铺采摛文奖”。《滕州墨子国家森林公园探秘》一书获山东省写作学会一等奖,《沉香》获枣庄市政府榴花文学奖,几十篇散文选入国家年度散文作品集、大中学教材以及中考试卷。
- 上一篇:上一篇:「随笔」恋红尘 ‖ 河畔涤心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刘赟 ‖ 微湖深处有丰碑——忆父亲刘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