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赟 ‖ 荷韵微山,半生眷恋
七月的风裹挟着热浪掠过齐鲁大地,却在微山湖畔悄然放缓了脚步。站在熟悉的石阶上,望着千万朵荷花在粼粼波光中次第绽放,恍然惊觉,这片水域承载了我近半个世纪的眷恋。从青葱少年到鬓染霜雪,每一次踏入这片荷花织就的梦境,都像是与久别的故友重逢,满心皆是温柔与感动。
沿着蜿蜒的运河步道前行,两岸的绿意渐渐浓稠。忽然,一抹粉白闯入眼帘,继而连绵成片,如天边云霞倾泻在湖面。这熟悉的景致,早已刻进我的生命里。记得初到微山湖时,我还是个怀揣梦想的少年,被这里的荷花深深吸引。那时的我,常常在课后独自跑到湖边,看荷花在风中摇曳,听荷叶间的虫鸣鸟叫,将所有的烦恼都抛诸脑后。如今,我虽已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多年,但每一次看到这满湖荷花,心中依然会涌起当年的那份悸动。
微山湖的荷花,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她们或亭亭玉立于碧叶之上,宛如身着纱裙的仙子,在微风中轻摆腰肢;或半掩娇颜藏于莲叶间,似羞涩的少女,欲语还休。运河从湖中悠然穿过,将满湖荷花一分为二,又巧妙相连,仿佛一条绿色的丝带,串起了数不清的璀璨明珠。这份美景,我曾向无数游客介绍过,看着他们眼中的惊叹与赞美,心中满是骄傲与欣慰。
漫步湖畔,清风拂面,带着荷花特有的清香,丝丝缕缕沁入心底。这香味淡雅清幽,不似玫瑰的浓烈奔放,也不似茉莉的甜腻芬芳,而是一种让人瞬间心静的纯净之香。深吸一口气,仿佛整个肺腑都被这清香洗涤,夏日的燥热与烦闷也随之消散得无影无踪。这么多年过去,这抹清香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独特印记,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闻到类似的气息,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微山湖的荷花。
驻足荷园岸边,看赏荷的游人来来往往。有人举着相机,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试图将每一朵荷花的倩影都定格在镜头之中;有人轻轻俯身,凑近花朵,闭眼深嗅,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还有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好奇地指着荷花,稚嫩的声音中满是惊叹:“妈妈,荷花真美呀!”而老人们则坐在凉亭里,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回忆着往昔的岁月,荷花的清雅,为他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诗意。看着这温馨的场景,我总会想起这些年在微山湖经历的点点滴滴。从参与景区建设,到策划各种赏荷活动,每一个瞬间都与这片荷花池紧密相连。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着眼前的荷花,这句千古名句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她们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始终保持着自身的高洁与纯净。粉色的花瓣纤尘不染,白色的花朵素雅端庄,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一种不为世俗所染的坚韧与执着。这份品质,不仅让游客赞叹,也深深影响着我。在工作中,我始终以荷花的品格要求自己,坚守初心,努力为游客打造更好的赏荷体验。
尽管烈日高悬,暑气蒸腾,却丝毫阻挡不了人们赏荷的热情。越是炎热,前来微山湖赏荷的人越是络绎不绝。或许正是因为在这酷热难耐的夏日,荷花带来的那一抹清凉与美好,才显得尤为珍贵。她像是夏日里一首温柔的诗,用灵动的笔触,将炎炎烈日晕染成了清新的色彩,让匆忙的时光也忍不住放慢了脚步。我见证了无数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他们带着对荷花的喜爱而来,又带着满心的愉悦离去。而我,也在这来来往往中,愈发深爱这片土地。
坐在湖边新安装的长椅上,静静地望着满湖荷花。荷叶田田,如绿色的波浪,在风中起伏摇曳;荷花点点,似繁星洒落人间,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偶有蜻蜓掠过水面,停在荷花的花苞上,构成了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生动画面。这一刻,所有的烦恼与喧嚣都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美好。这样的宁静,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夜,无论是工作中的疲惫,还是生活中的困惑,只要来到这里,便能得到治愈。
夕阳西下,余晖为微山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荷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粉色的花瓣被染成了橙红色,白色的花朵也泛着淡淡的金光,与碧绿的荷叶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随着天色渐暗,赏荷的人们也渐渐散去,但微山湖的荷花依然在夜色中静静绽放,散发着幽幽清香,等待着明日与更多爱荷之人的相遇。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眷恋,继续守护这片充满诗意的荷花世界。
每一次离开微山湖,心中都是满满的不舍。这片满是荷花的水域,不仅给我带来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更成为了我心灵的寄托。荷花的清雅高洁,运河的悠悠古韵,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知道,只要微山湖的荷花还在绽放,我与这片土地的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会为荷而来,赴一场永不落幕的夏日之约,续写属于我与微山湖的浪漫篇章。
- 上一篇:上一篇:「人物」商海蠡测 ‖ 张怀森同志二三事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孙煊博 ‖ 遗憾,凝结成心底最重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