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于延法 ‖ 过油
来源:本站 作者:于延法 时间:2025-05-10 分享到:
“过油过油,越过越有。”这是老辈人在年前过油时挂在嘴边的吉利话。
农村过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杀年猪、蒸年糕、包饺子、贴春联、挂灯笼……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但都大同小异。尤其是过油,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是比较盛行的过年习俗。
我的家乡是孟子故里——邹城,儒风习习,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过油,就是做油炸食品。这一传统习俗由来已久,盛行不衰。每年进入腊月,人们便忙着舂米磨面、称酱油打“材料”(指做菜用的各种调味品),做好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就等着到腊月二十三大扫除之后,送走了灶王爷,就忙活着过油。
过油可是年前一项顶顶重要的大事,每家每户都准备得特别仔细,男人准备杀猪宰羊、杀鸡宰鱼、劈好劈柴、修理好锅灶、买好鞭炮;而女人就要准备磨面、刷洗干净“过油”用的家什、剁馅子、调馅子,一应准备妥当,便开始关起门来——过油。
为什么要关起门来过油呢?这是有许多讲究的。过油是一项比较严肃的事,每家每户都比较慎重,态度认真仔细。过油前一天就交代小孩子们不能在跟前转悠,并且不能乱说话。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大人们就哄着孩子们出去玩耍,并关上大门,不让外人进入。因为一旦有外人进入,说话聊天的功夫就会耽误过油,影响过油的质量进而影响过年的心情。等点着了火,把油倒进锅里之后,一般男主人就要在灶房外的空闲地上燃放一挂一百个头的小炮仗,让外人知道这家人正在过油。
现在的日子富裕了,好多农村人也搬到了城里。但过年的时候,不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总能闻到风中飘溢着浓浓的香味,于是我便知道有人家在过油。过油过油,越过越有,这是多么淳朴的期盼和热切的向往。
- 上一篇:上一篇:「运河记忆」王伟 ‖ 大运河在济宁的三大枢纽工程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李昌杰 ‖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