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张阿芳 ‖ 此生不了情——张爱玲与桑弧

来源:本站    作者:张阿芳    时间:2025-07-08      分享到:

   

《小团圆》中的燕山就是桑弧。

    1945年日本投降后,胡兰成就流亡去了温州。此时的张爱玲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下,桑弧出现了,就像一个穿着斗篷的骑士,温暖了张爱玲的心田。

    张爱玲在书中写到,那时,幸亏有他。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这段话,其实也是写给桑弧的。

    编剧李樯说,人其实没有真相。

    有多少人在困境中,是靠着并不为大众所知的爱撑着走下去的。人,复杂,多面,未知,此时张爱玲和桑弧即是。

    胡兰成逃亡温州,而留在上海的张爱玲成了汉奸文人。

    1946年2月,张爱玲去看胡兰成,胡是个浪子,早在武汉办报时,就和护士小周眉来眼去,好成一团。这次还是到处留情,与斯家姨太太范秀美假戏真做。张爱玲受不了,回上海,在船舷上,望着滔滔黄浪,泣涕如雨。

    回上海后,经柯灵介绍,桑弧请张爱玲写电影剧本,张爱玲本来不想答应。但老友柯灵说,为生活计,也要考虑,财米油盐都要钱。况且,写电影剧本的报酬不比写小说低。

    张爱玲答应了。初见桑弧,那天,桑弧穿了一件毛烘烘的浅色爱尔兰花格子呢上衣。桑弧高而瘦,恬静的方圆脸,引人注目。

    看桑弧,很像现在的大导演李安,眼神清澈纯净,到老年也是如此,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灵魂干净的好人。

    1947年,电影《不了情》上映,导演桑弧,编剧就是张爱玲,影片大卖,桑弧一举坐稳了一线导演的位置,从此,张爱玲家的客厅里多了一些电影圈的朋友。

    张爱玲把电影编剧稿酬30万(法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几千元钱。)电汇给胡兰成,并且写信:你不要来寻我了,即使你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

    结束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是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诚然。

    1947年12月,《太太万岁》闪亮登场,又是桑弧和张爱玲两人携手之作,并且也取得成功。

    在黄昏时分,张爱玲与桑弧依偎着,看西边的落日,天空斑斓美丽。

    张爱玲觉得桑弧的世界如此纯净,桑弧比她大四岁,却感觉比自己要小,她早已历经沧桑,被胡兰成染上了异样的色彩。

    沉浸在爱河中的桑弧会问张爱玲:“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张爱玲多敏感,她知道桑弧是问她与胡兰成的关系。

    “我当然认为我是好人。”张爱玲笑了。

    桑弧的眼里陡然有希望的光。

    张爱玲很明白,他是那么好的人,张爱玲希望他更好,只是,自己在桑弧面前,是自卑的。

    桑弧因为张爱玲的关系,初尝成功的滋味。

    桑弧给张爱玲讲他小时候父亲带他坐黄包车的事,张爱玲也给他讲她的母亲。张爱玲曾问姑姑母亲养大自己花了多少钱,姑姑说大约两根金条,张爱玲还给母亲两根金条,母亲哭着不肯要。 

    张爱玲把这些私密的事,毫不见外地讲给桑弧听,问桑弧:“我这人是不是太没有良心了。”

    桑弧直白地回答:“当然我认为你是对的。”

    他总是站在张爱玲这边啊,不问对错。

    张爱玲不是不信桑弧,但觉得心里一片灰暗。

    桑弧愿意和张爱玲在一起,但不愿引发小报的一片喧闹。

    张爱玲和桑弧外出吃饭总选偏僻的馆子,张爱玲的姑姑很有意见,既然两情相悦,总捂着藏着,什么意思呢。

    张爱玲也去过桑家,桑弧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平时用度都是桑弧买单。几个出嫁的姐姐也不反对桑弧和张爱玲恋爱,但张爱玲是作家,收入不稳定,她们私下对桑弧说:“结婚嘛,还是算了。”

    对于将来,张爱玲想和桑弧有一座小房子,除她之外,谁也不知道,每到白天,她像上班一样去,晚上再回去。

    张爱玲停经两个月,怀疑是有了身孕,桑弧说:“那也没什么,就宣布。”

    其实,在桑弧内心,他爱惜羽毛,要娶一个有异议的女作家,仍得需几分勇气。

    桑弧找认识的女医生诊治,原来并不是怀孕,但子宫颈折断过,毫无疑问,这又与胡兰成有关。

    在桑弧面前,张爱玲无法抑制自己的悲哀,也许在她的内心,自己是残花败柳。这段可以参考张爱玲的小说《小艾》,她觉得,自己终究被胡兰成带给自己的黑暗吞没了。

    坐在藤椅上的张爱玲,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喜欢你。”大作家也有小女儿的恋爱心态。

    “我知道。”

    张爱玲还是要保持自己的骄傲,“我不过是因为你的脸。”

    的确,桑弧长相英俊,眼神纯净。

    不难为自己,也不难为别人,张爱玲就是这般决绝。他俩分手了。

    1950年7月,上海市第一届文代会,张爱玲是代表。在清一色的人民装中,张爱玲穿旗袍外加一件白色罩衫,令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张爱玲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脱节。

    1951年,桑弧来了,绕着圈子走来走去,心神不定。张爱玲问他什么时候结婚,桑弧说:“已经结婚了。”

    立刻像有条河隔着他们,悄悄流着,桑弧脸色变了,他也听到了那河水声。

    小报上登桑弧结婚的消息,桑弧托人去说,以后不要登他私生活的事了,他知道张爱玲会心碎。

    这一年,张爱玲发表了小说《十八春》,里边男主人公世钧有桑弧的影子,“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一句话,包含千言万语,人世沧桑。

    事业仿徨,爱情不在,张爱玲做出一个决定,她要回香港复学,因为她喜欢色彩明亮的衣服,珠灰,姜汁黄,蟹壳青,她离开了上海,离开了桑弧,自此,两人再未见面。

    李商隐有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曾经,他也在她的憧憬里,那时,她也筹划着未来,她的未来里,有他,只是,云山阻隔,世事无常,两人再无交集。

    一个人,怎么肯什么也不说就离开呢,我们到底还是看到了《小团圆》,知道了张爱玲的这段不了情。

    如果,她能和桑弧走下去,该是多么美好,桑弧是多么好的人啊,眼神纯净,到老依然是。

    只是,人生有太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