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小说 >
济宁文学

「小说」曹之光 ‖ 秋浓情亦浓

来源:本站    作者:曹之光    时间:2025-04-28      分享到:


秋风轻轻巧巧地吹着,小城像是被老天爷打翻了颜料盒,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一片树叶儿打着旋儿地飘落,就跟个调皮的孩子,开始想着满世界撒欢儿。这秋天啊,总能把人心里那点最软乎的地方给勾出来,每一片落叶,都像藏着一段老故事,每一缕秋风,都在人耳边嘀咕着岁月的秘密。

 在这座慢悠悠的小城里,有个不咋起眼的小区,住着个刚退休一年的六十一岁的半大老头,叫崔明启。这人的一辈子,跟这秋天的景儿似的,经历过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热热闹闹,最后啊,沉淀出了秋的那份宁静和深邃里。

 崔明启,以前在小县城教育圈那是播撒知识种子的园丁,后来又调到公安系统守护一方安宁,临退时混上了个副处。

 可退休了,他没想着舒舒服服地享清福,反倒琢磨出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成了这个小城的“网红”。为啥能红呢?不单单是他那嗓子,跟收音机里的播音员似的,唱起歌来深情款款,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那股子热爱劲儿,对过去的怀念,还有对未来的盼头。他拿短视频记录自己的日子,聊那些关于爱呀、成长呀、得失的故事,每个视频,都像是给时光写的一封情书,又暖又动人。何况他又是老师出身,能说会道,动情之处开始唱上些直捣老歌迷心窝窝的情歌,粉丝都喜欢他这一手,别提多能打动人心了。

 就这么着个事,在这个秋天,当第一缕秋风刚拂过小城,他的故事就这么开场了。

 刚开始,他就是想找个说话的地方发泄发泄内心的苦闷,像普通聊天主播那样讲些过去的故事,时不时按粉丝的要求来上一段,吼几嗓子自己乐呵乐呵,没想到,一不小心,粉丝就破万了。评论区里那叫一个热闹,有人夸他说的话指点迷津,不再放弃自己的努力;有人说他的歌声有魅力,把岁月的画面又涂的热热乎乎;也有人说他这是在消费过去……反正说啥的都有。老崔才不在乎呢,他心里头明镜似的,这是在跟老伴儿唠嗑呢,别人懂不懂的,不重要。

 说到老伴儿,那可是老崔心里头一块最柔软又最疼的地方。三年前,老伴儿骑电瓶车去给亲家送煎饼的路上,出了意外……老崔那阵子,整个人就跟丢了魂儿似的,一下子就垮了。村里人看他可怜,就劝他回老家住住,换个环境。于是,老崔就带着老伴儿的照片和一肚子的回忆,回到了那个装满童年记忆的小院子。

 他在老宒子捣鼓出个纪念堂,每天对着老伴儿的遗像唱歌。刚开始,乡亲们都挺理解他的,毕竟谁失去亲人还能不难过呢?可日子一长,这“半夜歌声”,就让大家伙儿受不了了。老崔毕竟是个副县级,村支书没办法,只好召集党员开会商量对策,也不知道咋琢磨出来的,最后想出了停电这招儿。老崔是个明白人,得嘞,不能打扰乡亲们休息,还是回城里去吧。

 回到城里,老崔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就在这时候,亲家母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一位刚退休的女教师,巧了,这女教师经常刷到他的视频,还特别爱听他聊天唱歌。这缘分啊,真是说有就有。

 两人头一回见面,那气氛,尴尬得能让人的脚趾抠出个三室一厅。老崔在单位里习惯了板着脸,一下子要跟个陌生女人聊家长里短,还真有点放不开。好在女教师性格开朗,一开口就是文绉绉的话,聊当教师的经历,老崔一听,嘿,这不是找到共同语言了嘛!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越聊越投机。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秋天。女教师轻触手机屏幕,给老崔发去一条信息:“九月已至,秋风渐起,正是适合浪漫与见面的好时节呢。”老崔看到信息,嘴角不自觉上扬,乐呵地回复道:“九月秋意正浓,浪漫之事可得慎重些。见面自然没问题,不过得先问问我那老伴儿,看她批不批准哟!”女教师是啥人,当然明白他心里还没彻底放下已故的媳妇嘛!老崔这听似打趣逗乐的话,两人心底都跟明镜儿似的,这份情愫已然如春日里的种子,在不经意间,于彼此心间悄悄种下,生根发芽,逐渐蔓延生长。

 自那之后,他们仿佛被命运的丝线紧紧缠绕,散步、喝茶、聊天,成了每日最期待的事。秋天的凉爽与宁静,也因彼此的陪伴,变得格外迷人。

 老崔深陷其中,满心满眼都是与女教师共度时光的回放片。每一次相处,都让他愈发笃定,自爱人离开他算起,还从未如此开心过。那种投缘的第二春感觉,就像两块契合的拼图,无需言语,便能心领神会,仿佛天生就该如此。如今,他的心就像被点燃的火把,炽热且明亮,每一次想到女教师,都感觉心轻轻挠着,痒痒的、甜甜的、麻酥酥地,整个人都沉浸在这甜蜜又略带焦灼的热恋氛围中,每天醒来,就琢磨着今天怎么约她。这二婚老男人热恋起来,比起小青年还认门,魂儿都被勾走喽!

 相处的日子久了,老崔和女教师之间,就有了种旁人看不懂的默契。他们经常在微信里用诗词或者一些有意思的话来回应对方,像是在较量智慧,又像是在享受一场心灵的狂欢。比如说女教师会问:“不够优秀何以拥有?”老崔就会笑着回答:“优秀哪有啥固定的样子,心里头懂得珍惜,能抓住眼前人,这就是最好的牌。”这些话听起来平平常常,可细琢磨琢磨,里头全是生活的大道理,让人忍不住点头。

 随着感情越来越好,老崔和女教师都开始盼望着未来。可他们俩是文化人,捅破窗户纸的本事还不如个大老粗,可以直来直去地捅破。怕就怕揣着明白装糊涂,小曲好唱口难开。

 九月一号这天,俩人散步在河边,女教师问老崔:“你说我的好运气,是不是在九月里?”老崔笑着第一次伸手摸了摸她的肩头说:“九月要是没好运气,那咱就去怪七月的风和八月的雨,让它们早点把好运给咱吹来、淋来!”这话虽然简单,可里头全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女教师主动把老崔的大手搼在自己软乎乎的小手里。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老崔和女教师越发觉得,城市的喧嚣虽热闹,但他们的内心更向往一份宁静与质朴。偶然的一次乡村之行,女教师对老崔农村老屋院有了新的想法。看着村里漫山遍野的猕猴桃,品质上乘却因销路不畅面临困境,女教师和老崔一合计,决定回到农村的家,开启直播带货,帮助村民们销售猕猴桃。要不说嘛,女人一主动,往下的事就好办了。

 回到农村,老崔和女教师迅速投入到直播筹备中。老崔凭借之前做“网红”积累的经验,负责直播的策划与主持;女教师则发挥她的文字功底,撰写生动有趣的产品介绍。开播那天,老崔站在邻家的猕猴桃果园里,对着镜头满脸笑容地说道:“老少爷们儿,姐妹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俺村儿的宝贝——猕猴桃。这猕猴桃啊,都是乡亲们起早贪黑用心种出来的,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吃了保准让您忘不了!”女教师在一旁适时补充:“咱这猕猴桃,绿色天然,绿袍裹金身,酸甜藏宝珍。维C赛柠檬,活力添三分。果籽碾肠道,通畅扫浊浑。钾钠平心跳,叶酸护胎神。低脂轻如燕,窈窕自生春。日啖两颗半,胜过保健品十斤。老人小孩你就放心吃。家人们,支持一下咱这小村子,带几箱回去尝尝!”

 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直播间里的老粉被他们的热情与真诚感染,纷纷下单购买。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数字,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老崔和女教师也满心欢喜,他们知道,自己不仅开启了新生活,还为村子带来了新希望。村支书拉着几个村委来到崔家老院,张口就来了一句“大叔,恁找的这位大婶子,咱村委一班人——认下了!”

 在这个充满秋意的季节里,老崔的故事,如同那成熟的猕猴桃,愈发甜蜜,愈发精彩,在这片有沟有坎的肥沃土地上,继续书写着知趣的秋的丰收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