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抗战英雄」陈忠凯 ‖ 微山湖上的抗日夫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微山湖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湖区民众不堪忍受侵略者的蹂躏,奋起反抗。微山岛陈家湾村(今微山岛镇沟北村)的陈东林、苗隆卿夫妇,组织农渔民众,成立“微山湖抗日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八路军及各地方抗日武装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利用微山湖的自然条件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英勇顽强地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寇,使日寇闻风丧胆,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英雄事迹在微山湖区被广泛传颂。
陈东林(1899—1972),外号“陈二官”。微山岛陈家湾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微山湖游击队队长、微山湖抗日自卫团团长。1946年任八路军115师家属排排长,解放后任微山湖民船协会主席、微山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常委、济宁地区行署航运局韩庄航运社社长。
1938年1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微山湖地区。为建立微山湖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先后派王冠一、刘德功、张运海(张新华)、郑惕、陶力民、陶有亮、黄克俭、王子文、刘向一、郑统一等人到微山湖区开辟工作。他们首先与陈东林取得联系并以陈家为联络点,接应各抗日武装,展开对日寇的斗争。从此,陈东林和夫人苗隆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事业中。
生长于微山湖区的陈东林对湖区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他带领游击队多次参加对日伪军的战斗,总能出奇制胜。抗日的声威越来越高,使日伪军闻风丧胆。
陈东林十分平易近人,在同胞兄弟中排行第二,和他患难与共的战友以及各抗日武装的同志们,不论年纪比他大还是比他小,都尊称他为“二哥”,成了众人的“官”二哥,因此“陈二官”的外号便传开了。
1938年陈东林创办了沟北小学,兼任校长。当时日军强迫学校使用日本教材,灌输奴化教育。陈东林聘请进步教师,一些抗日干部也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教学中各班级配备两套教材,平常使用自编的抗日教材,只有日本人来校检查时才用日本教材应付。学校经常教学生唱抗日歌曲、书写抗日标语,到村内外张贴,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1940年6月,湖西顽匪伙同一小队日军乘船向微山岛进犯。陈东林与渔民刘兆安一起带领游击队员将日军小队引入芦苇荡后,用鸭枪、鱼钗将日军全歼在微山湖中。胜利后渔民群众欢呼:“山上有个陈二官,湖里有个刘兆安”。
1941年春,临城据点的伪军阎成田300余人占领了微山岛。6月23日,陈东林带领游击队员同微湖大队、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密切配合并肩作战,收复了微山岛,俘虏伪军官兵200余人。
1941年11月25日,为给驻在山里的抗日武装搞到紧缺的药品、武器装备,铁道游击队在津浦铁路沙沟车站以南截击了日军的军用货物列车。陈东林带领游击队员把截下的枪支弹药、医药、布匹、苹果等物品用船运到微山岛,后来把物品分毫不差地转交给驻鲁南山区的八路军。
陈东林经常带领游击队员配合铁道游击队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为阻止日军运兵的列车通过,他们将铁轨掀翻或把路基挖空,使敌人的列车难以通行。
1942年,陈东林在八路军及地方组织的指导下,组织农救会,发展会员,带领会员们与地方上的劣绅、恶霸作斗争,完成了减租减息任务。当驻在鲁南山区的八路军115 师某部急需粮食时,陈东林发动微山岛的民众捐粮,支援部队。将粮食征集起来以后,再组织民众驴驮船运,运到南庄、大捐等地交给部队。一年间征集运送了三次,每次都在六、七十口袋。
1942年7月,刘少奇等领导同志通过微山湖秘密交通线去延安。陈东林、苗隆卿夫妇和部分游击队员同张运海等人一起参与了接应和护送。配合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圆满地完成了护送任务。在大捐村刘钦田夫妇(苗隆卿亲切地称刘四妈妈)的大船上聆听了刘少奇同志关于抗战形势的谈话,更加坚定了跟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后来,陈东林夫妇还参与了护送陈毅、肖华、罗荣桓、朱瑞等同志以及众多过湖干部的任务。
自抗战开始一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和其他地方抗日武装的同志,或在陈东林家吃住,或以陈家为联络点开展对敌斗争。先后有陈丹秋、殷海青、王志胜、刘金山、孙茂生、杜季伟、郑惕、王子文、王洪垒、刘德功、张运海(张新华)、陶力民、陶有亮、刘向一、王锡武、王林昌、张庆林、李子敬、曾国华、王墨山、邵世澄(邵剑秋)、徐广田、殷华平等人。
当年,郑惕、陶力民等领导同志住在陈东林家里,领导地方抗日武装。湖西抗日武装领导人赵金兰来微山岛与郑、陶联系,以接受党的指示。不料与韩庄刘宜俭的顽军巡查队相遇。赵寡不敌众,被敌人抓捕。陈东林和郑惕、陶力民得知情况后,商议决定由陈东林出面,花钱托人到韩庄营救赵金兰。陈东林想方设法通过多种关系打通敌人内部关节,将赵金兰营救了出来。后来,王子文同志被沛县顽军逮捕,陈东林又花钱到湖西崔寨东安庄托人找冯子固,把王子文保释出狱。
1946年,八路军北撤时,陈东林领导的微山湖游击队同其他地方抗日武装一起被编入八路军115师某部。他本人被任命为家属排排长,负责我党政军干部家属的安全撤离工作,随部队撤退到黄河以北地区。
1972年冬,陈东林惨遭毒打致死。党和人民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召开了千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社会各界及生前友好纷纷送来花圈。陶力民、王志胜、张新华、刘德功、张基建等生前战友专程前来吊唁。他创办的沟北小学全体师生停课参加送葬。
每当谈起微山湖地区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人们总是提起“山上有个陈二官”。他的英名永远留在微山湖人民心中。
苗隆卿,女,(1908——1989),微山岛陈家湾(今沟北)人,原籍江苏省赣榆县,陈东林夫人,微山湖游击队队员,八路军战士。
抗日战争时期,苗隆卿与丈夫陈东林一起积极参与对敌斗争,传递情报,热情接待各地方抗日武装的同志们。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同志到家里来,她都不辞劳苦,烧茶做饭。有时因来的同志太多,把家里的粮食吃光了,她就到邻居家借或是到别处买,从无怨言。
1939年春的一天,中共沛滕边县委书记王洪垒与刘德功等人正在陈家开会,突然听到村西湖面上传来日军汽艇的马达声,日军又要到岛上来搜查了。陈东林迅即引导王洪垒等人到村外隐蔽起来。由于撤离得太急,王洪垒所带的装有中共沛滕边县地下党员名册、联络地点图和党内机密文件的皮包(当时称“图囊”)及部分枪支未能带出而留在陈家。图囊一旦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王洪垒心急如焚命令通讯员小刘返回陈家去取。小刘在陈家院外草垛后看到:日本兵在陈家院内到处搜查。一个日本兵把鸡追到鸡窝里正要伸手去抓。苗隆卿对日本兵说“太君,鸡窝里藏,我来给你抓。”说完把鸡从鸡窝里抓出来交给了日本兵。日本兵争着提鸡,就出了陈家。小刘进入陈家急切地问“图囊呢?二嫂。”苗隆卿看看日本兵已经走远,就领着小刘到鸡窝内取出手枪,又到茅厕的灰堆里扒出了图囊,交给小刘。原来,王洪垒等人撤离以后,苗隆卿发现图囊和枪支没带走,怎么办?绝不能让鬼子搜了去!苗隆卿赶紧把手枪藏进鸡窝里,又迅速地把图囊埋在茅厕的灰堆里。刚藏好,鬼子兵就进了院子。鬼子一边搜查一边问“毛猴子的有?”苗隆卿机智地回答“棚子里光有毛驴子没有毛猴子,不信你来看”就把鬼子引到驴棚那边去了。王洪垒回到陈家。小刘向王洪垒诉说了刚才的情况,王洪垒激动地说:“二嫂,你可立了大功了”
另有一次,中共沛滕边县委书记王洪垒在与敌人周旋时,随身携带的东西无法隐藏。他急忙来到陈东林家中,把党的机密文件交给苗隆卿。王洪垒对苗隆卿说:“二嫂,这是党的重要机密。我把它交给你,就是用生命也要保护好它。以后只有xxx来才能交给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苗隆卿说:“你放心吧兄弟。我就是死也要保护好它。”后来有人问:“王洪垒临走时给了你什么?”苗隆卿回答:“我多少日子连他的人影都没见过,哪有谁给我什么东西。”
日伪占领微山岛后,隐藏在芦苇荡里的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只能在夜间到岛上来。苗隆卿就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联络方式,点燃用干芦苇扎制的火把给抗日武装传递信息:能上岛就用火把绕圆圈,不能上岛就水平来回挥动火把。传递信息时,还要躲避日伪的耳目。
战争中,我党政军领导干部先后有多人牺牲,他们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而留下幼小的孩子。苗隆卿与丈夫陈东林一起先后收养了多名烈士遗孤。其中有长大后任职于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局的易德卿和任济宁市水利局局长的易德龙姐弟俩。
苗隆卿作为游击队员和妇救会长除了参加游击队的活动外,还奔走在微山岛上和湖上的渔民村,发动广大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送军粮,动员妇女参加识字班、送郎参军。
1946年,陈东林带领的微山湖游击队被编入八路军115师某部以后,苗隆卿也成为了家属排的一名八路军战士,随部队北撤到黄河以北地区。
作家刘知侠为写作《铁道游击队》来微山湖搜集素材时在陈东林、苗隆卿家住了两个月。当得知苗隆卿为抗日战争做出很大贡献后,就把苗隆卿当作《铁道游击队》中芳林嫂的人物原型之一。
陈东林苗隆卿夫妇英勇抗战,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英名将永载史册。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王继法 ‖ 深秋里,那件暖心的红夹袄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樊英民 ‖ 冷月葬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