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冯春辉 ‖ 徽州秋梦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此句道尽徽州之美,令人心生向往。假期,我有幸遇见这片水墨江南的梦幻之地,觅得一场心灵的归宁。
刚入境界,就被世界遗产黟县西递的秋色惊艳——远山如黛,层峦叠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儿的山水俊秀婉约,这儿的气息柔软绵绵。古村静卧其间,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古朴中透着岁月的温润,仿佛一幅江南秋韵水墨画。
街巷的青石板上,每一步都印迹,桂花倩影飘洒石径,香溢满襟袖,墙角边紫红色三角梅秋风中分外妖娆,别是一番韵味。爬满青藤的小院里,移步换景,透过前园的漏窗,隐约看到中园和后园的假山、盆景……为小小庭院平添了一份幽深的美感。“西园”中的“松、竹、梅”石雕漏窗精美绝伦,静静品味,奇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拔;竹子婆娑幻影与傲立劲梅相错,高雅别致。折射着斑驳的阳光,透露着古徽州人高尚的情操,“东园”厅堂的“冰纹图”“五蝠图”木雕,寓意深刻,启迪着学子们历尽苦寒方能幸福,处处都书写着中华古老的传统文化。
农家小院晒秋果实累累,犹如一块绚丽的调色板,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碧绿的豆角、洁白的糯米、乌亮的大豆……
五彩斑斓,描绘出秋日的万种风情,映照出江南的富足丰盈。
小巷深处,烟火人间。腊肉香随风飘散,臭鳜鱼风味扑鼻,毛豆腐、梅干菜小烧饼引人驻足品尝。炒茶老人慢悠悠地拨弄着锅里鲜嫩的枝叶,可爱的小狸花猫懒洋洋地偎依在她身旁,时光在她眼角留下一抹沧桑,而她依旧淡然平和。清雅醇郁的茶香飘满小屋,我坐在小木凳上静静品一杯清茶,沐浴着午后暖阳,望着青花瓷里灵逸风姿的小睡莲,听着窗外传来小溪水拍打鹅卵石的声响,悠然自得——此刻,岁月静好。拐角处古朴典雅的老店,经营着文房四宝,弥漫着淡淡书香与墨韵,轻轻地诉说着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更值得品味的是那些高悬的楹联格言。“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这些楹联格言诉说着徽州人创业时的艰难。西递胡氏宗祠敬爱堂,气势恢宏,飞檐翘角,祠堂内,人面猴头的“孝”字,笔画间流露出古徽州人对孝道的尊崇与传承。闭目想象,那些背井离乡的徽州游子,在桂花飘香与黄叶旋舞的季节,回到祠堂祭祖,将忠孝仁爱、崇文重教、修齐治平的家风代代相传。此处,时光轻抚过的每一砖一瓦,每一雕一刻,皆浸透了文化的深邃与岁月的沉香,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牵绊,久久不散……
在我和女儿的镜头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亭台楼阁、金黄柿子、紫红石榴、翠绿芭蕉相映成趣,田野里金色的稻田与远方的大山遥相呼应,沉甸甸稻穗持重沉稳,似乎在向漂泊的游子点头致意,又似乎在悄语秋天醉美。
村口一棵高大的香樟树下,衣着朴实、和蔼可亲的老人正围坐在一个老石磨旁,聊着那些平凡的小故事,时光在这儿悄悄地放慢了脚步,生怕打扰他们安逸而恬淡的生活。他们时而望向远方,淡淡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丝光芒,点燃了游子心中一缕浓浓的乡愁,照亮他们回家的归途。
我徜徉于徽州的温润意韵中——这江南秋色啊,从容而淡然,让人宁静与欢喜,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人生,何尝不是一段爱的旅程?从青丝到白发,从起点到终点,我们都在传递着爱与温暖,传承着家族的信念与情怀。正如这徽州古韵,历经千年,依旧熠熠生辉,照亮着每一缕归家的灵魂。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井明新 ‖ 雨别八月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张阿芳 ‖ 何广智夺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