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井明新 ‖ 让被遗忘的抗战发出声音——听杨义堂《抗战三部曲》讲座侧记

来源:本站    作者:井明新    时间:2025-09-11      分享到:


9月10日,参加济宁市读书协会组织的第362期“周三晚”公益课堂,现场聆听杨义堂老师关于《抗战三部曲》——《抗战救护队》《昆张支队》《大湖西》的讲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被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和杨老师的创作精神深深震撼。

杨义堂老师多年来深入挖掘历史,他的足迹遍布多地,从各地的党史资料烈士后裔家中,收集整理那些几乎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这种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文学创作的严谨精神,正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铭记,是对先烈们的致敬与缅怀。

《抗战救护队》是以文学形式全景式展现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专著。该书围绕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林可胜展开,讲述了4000多名医护专家在全国九大战区开展战地救护的真实故事。在林可胜的带领下,他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在九大战区及印缅战场救助了上千万抗战军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医术,挽救了无数生命,成为了抗战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让我们看到了战争背后的人道主义光辉和人性的伟大。

《昆张支队》则聚焦于冀鲁豫根据地鲁西专区八路军的一支小部队。他们在敌占区四次打进梁山地区,经历了四百多次战斗。在支队长吴忠、政委邵子言的带领下,昆张支队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战果。他们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建立统一战线,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他们的斗争经验曾被冀鲁豫军区推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湖西》更是挖掘出了湖西抗日根据地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郭影秋、李贞乾等一大批湖西英雄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湖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屈斗争、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在这片苏皖鲁豫四省交界的土地上,军民们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他们的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听完讲座,我深刻认识到,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对历史的生动记录和传承。它们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在新的时代中,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从这些作品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传播这些历史故事和抗战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025年9日11日

(注:杨义堂,济宁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运河文化推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济宁市签约艺术家、曾担任济宁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副主任、市文物局副局长。
        杨义堂创作出版儒家文化三部曲——《大孔府》《鲁国春秋》《千古家训》,大运河三部曲——《大运河》《北游记:苏禄王传》《河道总督》,抗战三部曲——《抗战救护队》《昆张支队》《大湖西》等,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发表《泰山作证》等多部作品。获得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