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兖州白道街与归善王府
在兖州老城区的东南部,有条东起南顺城街,西至东御桥路,长约三百米的小街。该街因清代时,有位白姓道台在此居住,故名白道街。但是在明代,这里却是归善王府的所在地,故名王府胡同,又称为归善胡同。
归善王朱当沍,是鲁庄王朱阳铸的庶九子,弘治元年(公元 1488 年)九月受封为归善王。朱当沍自幼喜好习武,尤精于射箭。正德七年(公元 1512 年)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军围攻兖州,朱当沍遂组织人员,登城协助地方官守城。在城上,朱当沍充分施展自己的本领,飞箭射退了攻城之敌。鲁王闻知,对其加以奖谕,由是归善王以健武骠悍闻名于国,更加喜欢舞刀弄枪了。
鲁王府有个下级军官袁质善射,朱当沍就找他和赵岩一起比赛射箭,结果是袁质赢了。朱当沍就赏赐了袁质,并叫上他们一起饮酒为乐。袁质、赵岩都是东平人,他们曾经与一个叫梁谷的同乡经常一起游冶,行事凶戾,名声不佳。后来梁谷进京做了吏部主事,地位变了,也就开始厌恶自己曾经的同伴了。正德九年(公元 1514 年),梁谷与自己同在京城为官的同乡西凤竹、屈昂一起饮酒,席间说起袁质和赵岩。西凤竹、屈昂素与袁质、赵岩有矛盾,就借着酒劲说这二人成天舞刀弄枪,是不是想造反。梁谷有一个仇人叫高乾,是鲁王府的护卫千户,梁谷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他,听了西凤竹和屈昂的话,觉得是一个诬陷高乾的好机会。于是把西凤竹、屈昂酒后的胡话编串起来,再加上一个高乾,就形成了一个高乾为主谋,袁质、赵岩为协从,阴谋造反的故事。还有一个叫刘昂的人,和千户王瓒有仇,也乘机诬陷王瓒也参与了谋反。最后由梁谷向上司吏部尚书杨一清报告。杨一清当时还兼任总制三镇军务,接到报告后十分重视,特别是看到参与者高乾、王瓒都是掌有兵权之人,更是不敢怠慢,马上向皇帝作了汇报。同时部署兖州四周的济南、徐州,以及德州、大名的军队严阵以待,密切注意兖州的动静。皇帝闻报,也十分重视,立即派官员到兖州进行调查,一时间兖州一带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势十分紧张。
鲁王府长史马魁,是王府属官中地位最高的人,鲁王府的人们对他都颇为忌惮。归善王朱当沍自恃自己郡王的身份,平日里不太买马魁的账。有一次,朱当沍看中一个李志的护卫,想收作自己的亲随,就让马魁去跟鲁王说说,马魁恼火朱当沍平素看不上自己,不但不帮忙,反而私下挑唆鲁王,找个机会处分了李志,并将他贬为乐工。朱当沍大怒,一次酒后去找马魁,要用绳子将他绑起来羞辱一番,马魁吓得躲了起来。鲁王朱阳铸知道这件事,责备儿子,朱当沍更加不满,借着酒劲说宁可造反也不受这气。马魁由此更恨朱当沍,一直想寻机会报复他。
梁谷捏造的高乾、袁质等人谋反的故事,让朝廷十分紧张,调查的官员很快到了兖州。马魁知道后,联想到朱当沍曾与袁质、赵岩一起射箭饮酒的事,认为报复的机会到了。他去见鲁王,大肆宣染这个案子的可怕性,并说归善王朱当沍是这一伙人的主谋,而且家里还藏有武器。在正德年间,民间农民起义不断,宗室谋反也接连发生;当时,宁夏安化王朱寅锺谋反案刚刚平息,而后来成为大案的宁王朱宸濠谋反案也已露端倪。宗室藩王窥觑神器的话题,是当时最为敏感的事情;再加上朱当沍自己酒后也曾妄言造反,鲁王朱阳铸深知此事的严重后果。一连串的事情把鲁王逼上绝路,他虽然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会造反,可是朝廷对宗室谋逆制裁的严厉,使他不寒而栗。为了保住自己的爵位,为了保住鲁王府的荣耀,他不得不向朝廷举报了自己的儿子朱当沍。
接到鲁王的举报,朝廷立刻派司礼监太监温祥、大理寺卿王纯和锦衣卫指挥韩瑞包围了归善王府,逮捕了朱当沍,而朱当沍此时还蒙在鼓里,对谋反的事一无所知。他虽然激烈地反抗,质问来人,但都没有用。随后,上解进京审讯。就这一样,一个由于小人流言蜚语,来意中伤的虚构的故事,成了一个朝野震惊的谋逆大案。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马魁却也害怕了。因为他深知,无论梁谷诬陷高乾、袁质、赵岩谋以,还是刘昂诬陷王瓒谋反,都是出于见不得人的目的的信口开河。自己谋害归善王朱当沍,更是无中生有。所有的证据都经不住调查和分析,一旦真相大白,自己诬陷宗亲的罪名更是难以逃脱。但事已至此,只有想办法坐实了归善王谋反的罪名,自己才有可能脱罪。于是,他指示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陈环,找来一个叫李秀的江湖术士,妄图从观星看相上来坐实朱当沍的罪名。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马魁还向进行朝廷派来审问此案的太监毕真行贿,想让他帮自己定下朱当沍的谋逆大罪。
审讯的结果很快出来了,陈环、李秀承认了自己是受马魁的指使来做伪证的,毕真也公布了马魁向自己行贿的事实;而梁谷等人的诬告也经不起推敲分析,朱当沍是被冤枉的。但是,由于从他府中的确搜出了他守城退敌时向护卫府借的弓箭盔甲等物,仍以违祖制私藏兵器罪,削去其郡王爵位,废为庶人,送往凤阳高墙内禁闭终身。所谓高墙,是明朝在凤阳专门开设的,收押宗室犯罪者的特殊监狱。《武宗实录》记载:“当沍之凤阳,有旨:令中官护送。当沍犹未知所坐,中官给曰:谒祖陵耳。比至问曰:此何地。曰:高墙。乃大恸,曰:冤乎!即日以首触墙而死。闻者伤之。”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案,以当事人的自杀结束了。而其他涉案人员,马魁以诬妄罪斩首,西凤竹、屈昂流放口外;袁质、赵岩及家属流放肃州,千户王瓒死于流放途中;山东镇巡及三司官员以失察罪罚以俸禄。而最吊诡的是,此案的始作蛹者梁谷,却被无罪释放。判决一出,群情哗然,当即就有御史李翰臣上疏,要求治梁谷之罪;但结果却是以李翰臣“为叛人掩饰”被治了罪。另一个御史程充紧接着上疏,称梁谷“鼓煽流言,死不蔽罪”,理应死罪,但现在朝廷却是“纵首恶而谪言者”,实在是不合情理。其他言官也为此纷纷上奏,但都被当权的太监压了下来。
归善王朱当沍死后,归善王的爵位也被削除了。也许是朱当沍的死,让鲁王朱阳铸感到心中有悔吧,在他积极的争取下,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 年)十二月,朝廷复封朱当沍的嫡一子朱健(木田) 为归善王。封王后,因知其父王旧事,处事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嘉靖二十二年(1543 年)朱健(木田) 去世,在位不足四年,因其无嗣,归善王一系除封。
- 上一篇:上一篇:「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郗村郑氏庄园主人郑毓本的诗/兖州历代诗选
- 下一篇:下一篇: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