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市作协向兖州界别同心汇“学而书房”捐赠 图书暨市作协创作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
7月10日,济宁市文联、济宁市作协联合向兖州装配式建筑产业界别同心汇“学而书房”捐赠图书暨济宁市作家协会创作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学而书房”成功举行。兖州区政协主席刘英会,市作协主席张建鲁,市作协秘书长周中祥,市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田暖,兖州区文联主席陈勇,兖州区政协副秘书长李传标,兖州装配式建筑产业界别同心汇团队成员、企业业务技术骨干代表及兖州区部分作家代表等参加活动。仪式由兖州区政协副主席郭玉清主持。
仪式上,省政协委员、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彬在致辞时,首先代表界别同心汇全体团队成员向市文联、市作协致以诚挚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兖州装配式建筑产业界别同心汇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作为山东省政协首批“界别同心汇”创建试点,我们始终以聚识为核心,聚焦经济界、工商联界、科技界等界别群众,致力于凝聚共识、助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此次图书捐赠活动,不仅为我们的“学而书房”注入了3000余册文学类、社科类书籍,更设立了“济宁市作家协会创作工作室”,为我们的产业员工搭建了更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始终注重将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界别同心汇“装配筑梦·同心汇力”的品牌打造中,我们组织委员与界别群众观摩企业新上科技项目发展情况,在技术创新中感受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调研产业链企业,在经验交流中凝聚产业共识。这些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不仅是精神引领,更是推动产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我们期待作家们走进装配式建筑产业一线,用笔墨记录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的劳动风采,让更多人了解产业工人的奋斗故事,扩大兖州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社会影响力。这不仅能凝聚产业发展共识,更能让社会各界看到我们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担当。
市作协主席张建鲁在讲话时表示,企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还制造精神产品。企业作为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广大产业工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此次联合图书捐赠活动和市作协创作工作室的揭牌,就是市作协贯彻落实济宁市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报告精神的具体行动,旨在以书籍传递知识,以作品展现艺术魅力,激发职工们的文化热情,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优秀文化真正走进产业工人们的生活,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与凝聚力。这也是我们市作协设立的第7个创作平台,它的建立标志着区域产业与文学艺术携手共促繁荣与发展的联袂,再次得以成功实践。这将为我市文艺工作者深入生产一线、体验产业工人火热生活创造了条件,必将有力推动产业员工的文化素养和企业文化建设迈向新的台阶,共同为济宁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仪式上,张建鲁主席向代表界别同心汇“学而书房”的刘洪彬董事长现场捐赠了图书,并愉快的接受了刘英会主席为其颁发的捐赠证书。随后,张建鲁主席与刘洪彬董事长共同为济宁市作家协会兖州装配式建筑产业界别同心汇创作工作室揭牌。
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有关领导和嘉宾还赴区政协文史馆参观交流。 文/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