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作协」秋雨忆峥嵘 书香敬英雄——记微山县作家协会第三期荷风读书会
2025年8月31日,微山县作家协会第三期荷风读书会在夏镇运河湾椿屿四时茶馆举行。初秋的微山湖畔喜降甘霖,绵绵秋雨既拂去了连日的暑热,也为这座滨湖古镇带来凉爽与惬意。走在夏镇运河湾畔,感觉风儿都带着欢快与欣喜,似在互相传递着正在举行的这场读书会的意义。本期读书会以讲述“我身边的抗战英雄”为主题,致敬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用文字与讲述串联起英雄记忆,让微山湖红色精神在书香中代代相传。
本期读书会由微山县政协常委,微山县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伟主讲。王主任的讲述没有停留在对宏大历史的叙述中,也未局限于对英雄事迹的简单讲述中,而是深挖英雄们的精神根源。他通过梳理微山当地厚重的历史脉络,解读出郗鉴精神是英雄们成长的文化根源。从郗鉴“忠君爱国、体恤百姓”的传统精神,到抗战时期刘金标等六位从郗山走出的英雄们“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巧妙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讲述环环相扣,通俗易懂,告诉听众,英雄的诞生并非偶然出现,而是优秀文化滋养的结果,这份精神基因早已融入微山人的血脉。
讲座有点有面,有事实有依据,深入浅出,层次分明。既将个人命运置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叙述,又将微山湖区的地区武装斗争与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深入剖析了铁道游击队这一文学形象的创作背景,还融入了微子文化、姓氏文化、运河文化和微山湖文化等当地丰富的文化元素,内容丰富,信息量满满。王主任在讲述中巧妙穿插民间传说和轶闻趣事,同时结合文献资料还原历史场景,既避免了历史分享的沉闷感,又消解了抗战故事的悲壮感,使讲座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集文学的感染力与思想的深刻性于一体,让在场的听众仿佛穿越时空,与英雄隔空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语。听众既被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动,又深深沉浸于厚重的历史氛围之中。
整个讲座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不舍离开座位半步,深恐漏掉一个字。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微山县作家协会前任主席秦臻结合自己多年做党史研究的经历谈了微山湖红色文化挖掘与传承的积极意义与作用;种衍洋主席从英雄精神的产生,滋养与传承上谈了自己的感想,他说作为文学爱好者与创作者,有责任和义务象王伟主任那样,用手中的笔燃起英雄的精神之火,让它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郑继武经理则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谈了微山湖红色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丁德慧主席不但谈了郗鉴精神对英雄精神的滋养,更深谈了微山湖红色文化挖掘的现实意义,极有建设性;卜凡亚主席则从文化奠基,英雄有根方面深入谈了英雄产生的文化根源......,大家纷纷打开话匣子,有人讲述家中长辈的抗战经历;有人分享读书感悟:原来英雄离我们这么近,他们的故事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能触摸到的家族记忆;有人提议后续要整理更多本地抗战故事,让“身边英雄”的事迹被更多人知晓;更有人提议将这些真实故事写成文学作品或影视剧本,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变成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微山县作家协会主席魏留勤在总结时说,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举办这场读书会,既是为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更是为了让年轻一代从“身边的抗战英雄”的故事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老英雄们为国为民的大无畏精神,终究要落到具体的人和事上。当我们知道祖辈、乡邻曾为家国奋斗,这份精神才会更有感染力,才能真正融入生活、代代传承。唯有这样,才是我们挖掘与传承红色精神的意义。
雨落无声,书香氤氲。这场在秋雨中举行的读书会,不仅让微山县的抗战记忆得以唤醒,更让红色精神在交流与共鸣中焕发新的生机。红色精神从来不是尘封的历史,更不是空洞的记事和口号,而应是融入我们血脉的力量,指引着后人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
在王伟主任生动的讲述下,书友们的热情被激荡起来,纷纷赋诗以抒发内心的激情。现收录部分如下:
第三期荷风读书会感怀
文/卜凡亚
其一
荷风墨浪润青史,室雅芝兰战火中。
铁血八年凝碧藻,残阳八十映秋红。
半湖碧水载刀弓,一席真言承血同。
已见云霞生剑气,犹闻菡萏作警钟。
群贤笔底惊雷动,万卷涛头赤帜虹。
且借芸编铭巨浪,千秋大义贯长空。
其二
八秩抗倭思韵悠,椿屿茶聚话风流。
郗山古脉郗公奠,郗水忠魂刘烈留。
武略超群驱寇锐,战功赫赫护民酬。
微湖烽火精神铸,红色薪传志永遒。
挽刘金标烈士
文/张忠华
家贫出孝子,国破起鲲鹏。
慷慨赴国难,何计身后名。
读书会有感
文/张建祥
窗外雨潸潸,室内笑语暄。
椿屿四时润,荷风谱新篇。
椿屿四时敬忠魂
文/丁德慧
荷风缕缕入帘栊,竹影横斜兰韵清。
听到英雄牺牲处,忽闻秋雨正悲鸣。
读书会有感
文/李运香
共聚群星话读书,分享故事敬先驱。
迎接胜利八十载,纪念英雄雨扣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