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随笔」李继鲁 ‖ 哪里话

来源:本站    作者:李继鲁    时间:2025-07-28      分享到:


7月20日,星期天,回老家喝了场喜酒。新郎是我初中要好【注1】同学的侄子,应邀出席,这叫朋情【注2】。

由于手头事多,我是婚礼当天起了早五更(jing)【注3】,火急火燎【注4】从五百里之外的省城驾车赶回金乡,一路狂奔,生怕耽晚了【注5】观礼。老家一般要在典礼前报到现场,直白地说,就餐挂上号了,主家【注6】便知谁家来没来,以做好宾客的座次安排和机动调整。

当看到喜庆的彩门,和三三两两的人们陆续走进酒店时,自个【注7】悬且紧张的心总算踏实了。甭管【注8】怎么说,到典礼开启还有18分钟,算是按时赶到了。40年交情的老同学在酒店大堂喜悦又从容地招呼着,一个劲【注9】地道谢我一路辛苦,架势了【注10】,嘴里念叨着不急,时间掐【注11】的正好,不咋【注12】。边寒暄,边引领走进典礼大厅。

现场灯光闪烁,音乐节奏欢快。临时落座。老同学拍着我的肩膀说,还有项重要的任务,未等我惊异地反问,老同学说安排做证婚人。啥?胡咧咧【注13】。我是来喝喜酒的,不是来发言的,心想。又没啥准备,咋不早打个响声【注14】?我半埋怨半欣然地说。只见,老同学一脸矜持的笑道,这不是到关键时候了吗,更需要老同学帮这个大忙,临场发挥一下子,准治不孬【注15】。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别管咋说,这个当即,突觉紧张一身虚汗的我,就应声了。

正当我与老同学叽叽咕咕【注16】商议上台说些啥时?典礼开始了。赶紧一边百度发言稿做参考,一边征求老同学是用普通话,还是咱当地的本哒【注17】?在老家说普通话,弄不好被笑话,本哒更接地气,证明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乡音未改。看着咧【注18】,你这出口成章,又了解孩子的工作生活情况,最合适,句句个顶个的。剋【注19】就行。老同学风趣地说。

回看证婚的2分29秒的手机录像,同行的朋友说,你这证婚说的是金乡话吗?咋和工作时候说的基本一样。

几十年的外地生活,家乡人说我说话变了,可同事却说一听就是鲁西南口音。证了一次婚,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哪里话了……

 注    解

 要好【注1】---关系密切   

朋情【注2】---朋友关系

早五更【注3】---一大早  

火急火燎【注4】---十分着急

耽晚了【注5】---耽误       

主家【注6】---东家

自个【注7】---自己         

甭管【注8】---无论怎么样

一个劲【注9】---一直      

架势了【注10】---支持

掐【注11】---掌握          

不咋【注12】---不要紧

胡咧咧【注13】---胡闹      

打个响声【注14】---打招呼

治不孬【注15】---办的好   

叽叽咕咕【注16】---窃窃私语

本哒【注17】---土话        

咧【注18】剋【注19】---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