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李雪影 ‖ 湖畔的回响
7月9日,热浪席卷的夏日傍晚,亚龙书城济宁读书界第61期公益共读会的灯光早早亮了起来。我带着提前备好的笔记本,挤上开往三十五公里外济宁的公交车——对这场关于《瓦尔登湖》的分享,期待已久。推开亚龙书城大门时,座无虚席的会场里,书页翻动的轻响正与窗外蝉鸣交织成奇妙的序曲。
十九点三十分,田暖女士踏着轻快的步子走上讲台,微笑落在话筒上并伴着温和的问候:“今晚,我们一起回到梭罗的湖畔。”这场与经典的重逢,就此拉开序幕。
在她眼中,《瓦尔登湖》从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它能划开现代人被物质撑大的表皮,让我们看见生命最本真的模样。”这部诞生于1854年的作品,恰似梭罗写给171年后的我们的一封长信,字里行间都是对“为何而活”的追问。田暖女士的解读里藏着通透的洞察:“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将它作为新生礼物,正是因为梭罗在书中藏了句箴言——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这哪里是逃离现实的指南?分明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被消费主义推着跑的焦虑,也照见简化需求后,心灵舒展的可能。
她逐字拆解着梭罗的独居时光:在瓦尔登湖畔的两年两个月零两天里,作家亲手搭建木屋,种豆、捕鱼、观察星辰,把日子过成了一场严谨的生命实验。“他不是要我们都去归隐山林,而是教我们在喧嚣里守住清醒。”田暖女士的声音忽然轻了些,像是怕惊扰了书中的宁静,“就像梭罗说的,大多数人忙着在生活表面奔波,却忘了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讲到书中的自然描写时,她的语调里泛起温柔的韵律。“梭罗写湖水的颜色会随天光变化,写蚂蚁大战时的惊心动魄,其实都是在说:自然从不是背景板,而是能治愈一切的良药。”她翻到书页末尾的段落,念出那句耐人寻味的话:“真正的好书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去拜读,需要我们将最敏锐、最清醒的晨光奉献给它。”而这本书给出的答案,藏在随处可见的草木里——大自然这位“曾祖母”,早把健康、安宁、满足的秘方,写进了每片舒展的叶子。
分享的最后,田暖女士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念出梭罗的话作为收尾:“生活越简单,宇宙的法则就越不复杂。”话音落下时,会场里静了几秒,随即响起的掌声里,仿佛有湖水漫过石子的清响。
返程的公交车上,晚风从车窗钻进来,带着草木的气息。田暖女士的解读像一束光,忽然照亮了我总觉得“不够”的生活——原来不是拥有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梭罗在湖畔种的不只是豆子,更是对“必要生活”的思考;他写下的不只是风景,更是对抗浮躁的哲思。或许我们不必复制他的独居,但可以试着在睡前关掉半小时手机,在通勤路上看看天上的云,在堆满心思的书桌前摆上一小盆绿植。毕竟,能治愈现代焦虑的从不是远方的湖,而是我们终于学会在当下的生活里,为心灵留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地。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钱玉珍 ‖ 620城际车里的幸福絮语
- 下一篇:下一篇:「大中艺文志」王大中 ‖ 悼沃兴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