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井明新 ‖ 赶往嘉峪关
昨天,经过一天的行程,住鄂尔多斯大草原上的石拉乌苏煤矿。今天是我们旅行的第二天,赶往嘉峪关住。
石拉乌苏煤矿,这座年产千万吨的能源重镇,有着别样的景致与韵味。
踏入矿区,恍若进入了一处工业与自然交织的独特世界。
那高大的主井建筑体,以坚固的钢材和厚实的混凝土构成,宛如钢铁巨人般矗立。
矿区的道路宽敞平坦,绿化带如同一抹抹绿色的绸带,巧妙地穿插其中。一丛丛低矮的灌木修剪得整整齐齐,深绿、浅绿层次分明,它们四季常青,为矿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灌木丛中,点缀着几朵色彩斑斓的小花,虽不名贵,却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为这片工业之地增添了柔美的情愫。
清晨起来,清新的空气带着沙漠独有的微凉与干燥,深吸一口,只觉神清气爽,胸臆间满是自由与舒畅。
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饭菜飘香四溢,与内地并无二致,家常菜、地方特色小吃一应俱全,让人在这遥远之地也能感受到家的烟火气。
告别矿区,继续西行。往西,往西,再往西,直致到达嘉峪关。
途中经过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山丹县,发现这里有一段保护最为完整的黄土夯筑的明长城,连霍高速从长城豁口穿越,与古长城交集。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东来西往的游客在这里驻足,感受烽火销烟的历史悲壮,触摸边关冷月的历史沧桑。
我们的车继续向着嘉峪关驶去。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 5 公里处,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 年),是明代长城沿线重防要塞之一,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当天傍晚时分抵达崇山峻岭中的嘉峪关。这时,风从西陲呼啸而来,裹挟着祁连山雪粒与河西走廊的沙砾。极目处残阳如血,驼铃摇碎了黄昏的静谧。一支骆驼商队正从城门缓缓走出,负重的驼峰在斜晖里拉出细长的影子,像在复刻张骞出使时的剪影。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贺文键 ‖ 樱花湖里的三只黑天鹅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井明新 ‖ 途经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