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商海蠡测 ‖ 三十年
来源:本站 作者:商海蠡测 时间:2025-07-08 分享到:
昨天是个高温天。
下午4点半,当我和继德兄从任城区政府C508空调房开完会出来,瞬间就被室外的滚滚热浪裹挟。
天太热!打车回家吧,别再等公交车啦!这是我俩的一致意见。
谁知刚跨出大门,就听到背后一个女士的声音在说:你不认识我啦?喊了你三遍都不应!继德兄连忙回头,原来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太太在叫他。他赶忙停下脚步,原来是遇到了熟人。
“我先到前面等滴滴去,你快些!”甩下一句话,我就快步走到红绿灯路口,看我叫的车子。
一等二等,还是不见继德兄的影子,司机都有些急了。我打电话,继德兄说:碰到了一个三十年未见的老熟人,我马上就到!放下电话,看见继德兄和那一个老人相搀着,缓缓走来,竟像一对母子般的亲近。
走近了,我才看清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戴着一顶大檐帽,脸被热浪蒸烤的红扑扑的,不断拿手巾擦汗。
我迎上前去问候:“今天38度,太热啦!您老怎么不在家歇着,还出来!”老人说:“我家就在附近。”言语间还带着明显的胶东口音。
继德兄说:“我们原来是一个厂的,三十年未见了!她是我们厂的副书记。”我问道:“您老是胶东人?”“我是青岛的。”
老人对着继德兄竖起大拇指:“好人呢!你真是好人!”继德兄说:“她忘记了我的名字,但我一口叫出了她的名字:焦秀花!她还非拉着我,让我用笔把我的名字写在她的手心里!”
“三十年没见啦!谢谢你能陪着我说说话,我今天太高兴了!你真是个好人!”老人又一次对着继德兄竖起了大拇指。
在车上,听继德兄说起原委,才知道这位叫焦秀花的老人,是在1966年支援三线建设的时候,以青年女干部的身份来到济宁,支援济宁建设的。
三十年的时光之刃可以改变得人面目全非,但无法改变人心原本的善良。
热浪可以让人汗流浃背,心急火燎;善良却可以让人泪流满面,如沐春风。
2025.7.5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曹德全 ‖ 重温抗战精神,砥砺复兴征程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廉成玉 ‖ 童谣声声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