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钱玉珍 ‖ 岁月里的诚信之光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陈本义已在鸡场里忙活开来。他的身影在一排排鸡舍间穿梭,70岁的身躯略显佝偻,却依旧透着一股坚韧劲儿。这一方鸡场,是他大半辈子的心血,也是他践行诚信的天地。
谁能想到,这位与鸡群相伴多年的养鸡专业户,会和讲台结缘。为了能在儒学讲堂讲台上把课讲好,陈本义迈出了许多年轻人都未必有勇气尝试的步伐。在尼山圣源书院和泗水县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上,外出观摩学习的队伍里,总能看到他身影。课堂上,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他还专门买了笔记本电脑。对着复杂的操作界面,他没有丝毫退缩,一遍又一遍地摸索,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终于掌握了电脑制作课件等使用要领。那些在屏幕前钻研的日夜,见证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讲课的执着。在经验交流会上,他朴实的发言吸引着来自全国多地的学者、儒学讲堂讲师们认真聆听、交流。
陈本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小城子村儒学讲堂成功之处,贵在坚持和感动。”这简单的话语,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充满故事的岁月之门。起初,儒学讲堂的诞生之路布满荆棘。没有教室,这一困境并未使讲师、村民们就此退缩。经过多方协调,借用学校的教室,让知识的火种得以在此处暂存微光。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又将民房改造成临时教室,尽管条件简陋,但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却承载着大家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历经无数艰辛,如今的讲堂已然焕然一新,教室明亮宽敞,教具一应俱全,这一步步的蜕变,皆是他们排除万难、坚持不懈的最好见证。
而在这坚持的背后,是讲师与村民之间相互交织的感动,宛如一首温暖人心的交响曲。讲师们,不顾路途遥远,一年四季往返于城里与乡村之间。他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播知识的使命感,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每一次的授课,都是心灵的交流,每一次的讲解,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爱心。农忙时节,他们更是挽起袖子,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们收庄稼,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和村民们的深情厚谊。
村民们呢,他们以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回应着这份关爱。他们从心底里尊重老师,每一堂课都听得认真专注,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几天不见老师,心中便是想念。自家地里收获的花生、绿豆、核桃等,总忘不了给老师们送去一份,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却饱含着无尽的感激与情谊。这种讲师与村民之间的相互感动,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让乡村儒学讲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成为了情感交融、心灵相依的精神家园。
陈本义说:“小城子村儒学讲堂,在坚持与感动的滋养下,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扎根于这片土地,为村民们遮风挡雨,传递着知识与温暖,书写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动人篇章。”
每逢礼拜六上午,成了陈本义最特别的时光。即便鸡场事务繁杂,他也总会挤出时间,从鸡场匆匆赶到讲堂。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构思着讲课的内容,那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在他心中已经酝酿了无数遍。他平时话不多,在人群中甚至有些沉默寡言,但一站上讲台,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他的眼神变得明亮而坚定,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讲起课来生动有趣,总能牢牢抓住村民们的目光。
翻开那些蕴含着无尽智慧的经典书籍——《了凡四训》、《论语》。书页在他指尖轻轻翻动,每一个字,他都仿佛要将其镌刻进心底。他在刻苦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收获知识,更像一颗火种,将经典智慧传递开来,分享给身边人,让身边人也从中受益,共同在经典的指引下,探寻更美好的人生。为了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他的爱好用上排场,剪纸时,他的指尖灵巧翻飞,红纸在剪刀下化作栩栩如生的福字;竹笛横于唇边,悠扬曲调便顺着晨风飘向远方,口琴在掌心轻轻颤动,流淌出轻快的旋律。如今,他又执起毛笔、拿起画笔,在宣纸上勾勒山河轮廓,为春节给乡亲们写春联,绘年画做好准备。
在他的讲述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自己的诚信故事。那是一个鸡蛋短缺的年份,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许多养鸡户纷纷抬高鸡蛋价格,想趁机大赚一笔。然而,陈本义却不为所动,坚持按照原价销售。有人说他傻,放着眼前的利益不要,但他只是笑笑,眼神里满是笃定:“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的这份坚持,让客户们深受感动。
命运总是眷顾善良和诚信之人。没过多久,市场形势急转直下,鸡蛋变得充盈,滞销的阴云笼罩着众多养鸡户。看着一筐筐积压的鸡蛋,不少养鸡户愁眉不展,心急如焚。而陈本义的养鸡场,却是另一番景象。曾经被他的诚信打动的客户们,纷纷前来提货。他们说:“老陈这个人实在,我们信得过他!”那一刻,陈本义的眼眶湿润了,他深知,自己多年坚守的诚信,终于开出了绚丽的花朵。也更加坚信,只要努力修身积德,就能改写人生轨迹。
时光缓缓流淌,陈本义依旧在鸡场与讲堂之间奔波。他用自己的经历,向人们诠释着诚信的力量。厚德载福,他诚信经商、厚道待人,就像在岁月的土壤里,默默耕种着属于自己的福田。这份福田,收获的不仅是生意上的成功,更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佩。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鸡场,也洒在陈本义的身上,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动人的画面,那是诚信之光在岁月里闪耀的模样。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李继鲁 ‖ 母亲的声音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马加强 ‖ 穿过夏日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