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张振建 ‖ “书奴”耶!
近年来,年岁渐高,时常如老牛的反刍(农村叫倒沫)般,夜不能寐。如何打发这时间,一来回想一下过往,二来就灯读书。
读的书越多,越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就想多读一些,去弥补以前幼稚而荒废的时光。哪知道如羊汤里加了“大烟壳”,越读越“上瘾”,乃至于读得脑袋发涨,两眼昏花,简直就是“书奴”。当然这个书奴不是书法上的术语,我自为成了书的“奴隶”,被浩如烟海的知识所“邦架”,欲罢不能了。似乎对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趋无涯,殆矣!”的说词,深有领教。
也许受当代网络时代智能技术的影响,不知不觉中被所谓的“连接”带偏了。如读了“梁祝”故事,知道了它是中国版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于是又重新以一上午的时间读了那位“沙爷”的剧本。为这异国同悲的爱情故事而叹息不已,印证了“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还好,我们的“梁祝”虽是悲剧,却这悲剧是凄美的,纯洁的爱情让后世少男少女知道了啥叫“纯美、唯美”。
一曲《化蝶》已成千古绝唱。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深似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
优美的歌词、幽美的旋律,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去。
再格物致知,研读史料,岂不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地为咱大济宁也。祝英台的原籍是邹鲁的九曲村,梁山伯的家在马坡村,两村相距不远。孔子当年蚁穿九曲珠,是否是这个九曲村?研究这些需要很大精力去查阅资料,是很费神的。但当你掌握了,懂得了其中三味,是不是一种精神的享用!
再如,当今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各地文物建筑庙宇,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那古老的宏大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蕴含着天文地理、周易八卦、堪舆之学等传统文化,就那屋脊殿顶也是大有学问的。诸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重檐殿顶、攒山顶等等,这需要有古代建筑知识,再观览这精美的建筑时,你就分清了等级秩序,不会一头雾水了。
学海无涯,作舟也是很累很苦的。甚至于达“殆”的境地。但苦着也快乐着,如果健康、快乐,我愿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书奴”!
- 上一篇:上一篇:「随笔」张阿芳 ‖ 读书闲记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恋红尘 ‖ 早晨,与蔷薇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