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孙彦玲 ‖ 文学照见生命之光 -------写在世界读书日的前夜

来源:本站    作者:孙彦玲    时间:2025-04-23      分享到:


在有两天就是世界读书日了,突然的心情复杂起来,此时,我想起爸爸常爱写的诗句朱熹的《劝学》“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我想到了少年的我,不爱学习的我,不懂的珍惜时间的我,初中毕业,半生平庸,一事无成,不免心生悲凉起来,假如生命可以从来,细想生命没有从来,只有珍惜,珍惜眼前,把握现在,才能不悔一生.....

   先知先觉,后知后觉。莫言的作品《中那个晚熟的人》,我感觉那就是我,我是五十岁开始长大的。五十岁我人生的分水岭,假如每个生活向好的转折是分水岭,而五十岁就是我人生的分水岭。五十岁退休,五十岁爱上文学写作,五十岁重返校园去上老年大学,然后学习朗诵、摄影,把我以前想学的都学一遍,把以前落下的补一补。五十岁身体力行的年龄,五十岁是思想逐渐成熟的年龄 。五十岁我把它看作是人生下半场的开始。

我手写我心。一晃 学习写作已有十年了,不间断的坚持,从最初的小豆腐块的文字到现在几千字书写;从《妈妈您把我养大,我陪您变老》到《故乡情思》到《梦回故乡》《大年夜》到《再回故乡》;从《爱好》到《悠悠岁月,朋友情》到《相逢是缘》到《你的城市我来过》....每一篇文字都记录着我的生活、我的情感、我的成长与快乐。

  写家乡,将生物钟调到清晨四点醒来。

  四年前的拼劲一直历历在目《我爱家乡的洸府河》就是连续四点多起床用四个清晨的时间写起的,文章在《鲁艺》发表之后,大家通过我的文章感受到的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丽与富饶,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2021年是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是红色革命编辑记忆丛书年。阳春三月,在白天采访抗美英雄后晚上用了一个通宵时间写出来一篇报告文学,那时候自己都感觉自己像那么回事了,洋洋洒洒几千字,写到抗战英雄壮烈牺牲时难过的流泪,写到抗美胜利处两眼也闪烁出开心的泪花,现在想来仍是回味无穷,收益终身。

   文学路上有惊喜,文学路的上良师益友。

   济宁名作家范金泉是我老年大学文学班的老师:他教我们说:多读书,多看名家作品,范老师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多年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著名散文家李木生老师也曾给我们老年大学文学小白给予写作指导,李老师更是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文学创作,七十岁了仍精神健硕,笔耕不辍,出版一篇又一篇在文化界很有影响力的作品。呵呵,几次的早起使我对身边的几位知名作家创作生活有了一点体验,呵呵,生活就是这样,你付出的时间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文学,学说话,就是跟别人学说话,把跟人家所说的话记录在自己的小本上,我感觉这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爱好!跟老年大学刘亮老师学说话更是深有感触,上星期刘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我的第一次》,看吧,两天以后群里热闹起来有同学写了《第一次做妈妈》的幸福;任静班长《第一次爬树》调皮;陆老师《麦穗金黄》可爱;诸如李昌莉《第一次开车》的惊险;柴玉霞《第一次去青海》;刘冬丽《驴游天目山》欢畅;《第一次约会》的羞怯甜蜜等很多很多,我们一生有无数个第一次。几十人的第一次汇成了一片海,洋洋洒洒,海浪滔滔,精彩纷呈,妙笔生花,现在想来扔是回味无穷……

   遇到一个人,收获一片海,是我认识济蜂园文学社王继法社长的感触,也是大家对王继发先生的认可。王继法社长,一位乡土纯文学作家、蜂专家、乡土他博物馆馆长,王社长说“用文学的语言讲述乡土故事”这句话对于我这位农村长大城里人,像是又一次使我有了故乡的归宿感......

   爱好文学,爱好阅读,是几年来让我乐此不疲做的事情。是一辈子学习的方向。

   四月这播种的季节,是行动的季节。让我们畅游书籍的海洋,拥抱希望的寰宇。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

书的世界里,享受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文之诗经,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是与圣贤智者在时空上进行的对话。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读书,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一个国家是否有广泛的大众阅读。是否有乐于读书的社会风尚,决定了这个国家能否富强和腾飞。

社会进步,必然要以知识凝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的基石。世间万物都会枯竭,唯有思想生生不息,而思想总是借着书籍。来传播的读书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思想不再苍白,生命不再孱弱,人生不再孤独,让我们成为有信念。通情理,明是非,知荣辱的人。

让阅读融入生活,成为习惯。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让阅读走进家庭,成为风气。个人是家庭的要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重视阅读的人,难免气质庸庸俗,思想贫乏。不重视阅读的家庭难以形成,知书达礼是以传家的书香为脉,没有阅读的社区注定。闪现不出文化与智慧的光芒,不崇尚阅读的民族,必然会失去继承与创粹的动力。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读书对于经济建设的推动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学创作,阅读是在写作的基础,书籍是个人成长的良伴,是人类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可能不能给你带来名和利,它一定能给你带来满足的、愉悦的。幸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