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商海蠡测 ‖ 诗人的五彩世界

来源:本站    作者:商海蠡测    时间:2025-02-12      分享到:


美育是塑造人类心灵的最佳方式,美学素养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高下的标志之一,美的积淀与创造更是人类文明遗产的主要凝结内涵。无论是希腊的神殿、巴黎的圣母院、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还是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都像一个个高耸的精神灯塔,在千年的时光里不知让多少人的灵魂震颤。

直到1980年代,当我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里触摸到这些古人创造的文化精华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美学的意义和力量。发现美、热爱美从此进入到我的生活,从书法、绘画、音乐、雕塑到建筑。我开始丈量大地和时间,并由此发现了生活的真谛和美美与共的世界。

2025年2月9日晚,在济宁读书界的第56期读书会上,诗人李子君的一堂《中国传统色》,又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活色生香的世界。那是一个曾经在古代中国活过的、有文化的、内心丰富的、美的世界。

  诗人以当晚的着装入题,以自己在不同场合不同含义的着装结束。通过《禹贡》《古诗十八首》《全唐诗》《全宋词》《红楼梦》到《文山集》采集各种有关色彩意象的关键词,通过杜甫、李白、李商隐、苏东坡、黄庭坚、辛弃疾、曹雪芹、毛泽东有关色彩经典诗句钩沉,为书友们呈现出了一个从五彩正色到五色调和寓意纷繁的经典美学与服装表意世界,让听者有目不暇给五色目盲之感。

  这些只是诗人此次演讲的一件披风,真正的内容则是告诉听众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善于发现美的七窍玲珑心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在大脑越来越发达心灵越来越逼仄的当下,诗人通过在广东与朋友交往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其一,与朋友散步时,朋友指着路边的树问:子君,你看这棵树有几种颜色啊?广东的树不就是绿色吗?你再仔细看!浅绿、中绿、深绿。朋友说:我却可以看到32种颜色!啊!子君被深深地震撼。从此,她打开了从细节看世界的天眼。从此,她对细心观察树木花草和聆听大地四季的人满怀敬畏。其二,朋友拿出自己上小学三年级孩子的作文让子君点评时,子君惊呆了!一段对四季和暴风雨来临时风的颜色描写,打破了通常描写风的惯例。风声有色,风婆婆被赋予了灵魂。从此,子君看到了家庭早期美学教育启迪孩子心灵的重要性。

  打捞我们丢在忘川里的色彩,就是在打捞我们的优秀文化;打捞远去的中华服饰文化,就是在找寻华夏衣冠的自信。我不仅有幸看到了敦煌壁画、八大山人的色彩和灵魂在北京楚艳们创作的服饰上熠熠闪光,今天也有幸看到了五彩想得的中国传统色,在济宁诗人李子君的笔下、在李子君们的身上灼灼桃夭,重现意义。

  美学教育是当下中国暌违太久的短板。善于宏观叙事的思维定势,让我们缺少一双从细微处发现天籁之美的眼睛,结果让普罗大众成为庸庸碌碌的群盲,堵死了心灵与天地交通的大道。

  诗人在演讲结束时朗诵的一首用42种色彩连缀而成的诗--《我若爱你,便只爱你》,恰如贾宝玉的那件雀金裘,42只眼睛里都住着一颗通向古代生活的美的灵魂。

  让我们感谢美丽的女诗人李子君和她开启的美丽新世界。

            202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