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朱新春 ‖ 无 价
春节前夕,难抑炽烈思乡挚情,喊来老伴,商定孩子开车带上孙辈,回趟老家,探望探望屈指可数的几位长者。一个多小时车程,不到十一点半,就拜访完了我尊敬一位老师还有家族里的三位长者。
老师想留我吃午饭,我说时间还早,还有三位长者需探望。老师听罢就没多说。三位长者见我都很热情,有的泡茶,有的让吃水果,有的让吃花生,没看出真心实意留吃饭的意思。自我宽慰,心想正好可以带着孩子到附近景点游玩一下,顺路回县城吃午饭。
刚走近车门,手机突然振铃,见是老师手机号,边开车门边接听,老师问我在哪里,我说正准备回市里。老师说就是有再急的事,也要等他会儿。
说话间,老师骑着电动三轮到了跟前。还没下车,就劈头盖脸嘱叨我,都这把岁数了,还不懂礼节,不给老师打招呼就要走啊。不等我解释,又接着说,至疫情以来就没在一起吃过饭。今天不论再忙,也要既来之则安之。陪着他再喊上三位长者聚聚,饭店已预订好了,虽不及县城的市里的高档,却是家乡老菜。恭敬不如从命,欣然应诺,不能让老师生气。
饭桌上,互相说完过年话,老师话锋一转说,你送的礼物照单全收啦,你生活不困难,就不回礼了。说着话,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个类似明信片夹的小本本递给我说,这是他第一年当班主任时学生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不过打通的不多,让我留作纪念吧。我没犹豫接了过来,感觉到烫手。望着年近九十高龄的老师,喉咙发梗有话说不出,两眼泪水却止不住的流出来。三位长者见状赶忙圆场,缓和了尴尬的氛围。
小酒一端,有言在先,年龄都不小,喝酒是形式,在意不在量。话虽是这样说,三盅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老师年事虽高,说起教我们语文,当我们班主任的往事,如数家珍。还说那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报道在报纸上登出后,我让他激动的好几天没睡好觉,特别是在晋职称时发挥了大作用。那张报纸至今还当宝贝保留着。几位长者掏出自带的香烟吸着,小酒喝的是非常尽兴,时不时的各自插话,轮流夸我学习时成绩好,工作后不忘邻里情,把我当成他们晚辈学习的榜样等。此时我听着感觉耳根发热脸发烧。对着手机镜面一照,果真是红如鸡冠。我说出去洗把脸,买了两条泰山牌香烟送给两位吸烟的长者,趁机就把帐结了。
几次回老家,都是来去匆匆,已记不清多长时间没在老家吃饭了。心中若有所失,惆怅之情油然而生。言谈中得知能记得上名的老师、叔伯兄弟姊妹先后过世,更是感叹生命的短暂,亲情的珍贵。老家、老乡、老师,在我心里难以忘怀。可是对于老家、老乡而言,我已是外来客。晚辈之间不相往来,没有亲情、感情可言。常回家看看,说得好,唱的好,作为大半生在外打拼,年事已高的老者,还有多长时间再回家看看,看什么呢?把手道别时,心中虽有万般感慨,却总是重复着说,望老师长者多保重身体健康,我会常来看望他们。
出的饭店门,就见三位长者的家人早已拿着土特产在车旁等候着我们。万般推辞不掉,面条、白面、玉米面、花生米、白菜、萝卜等各取少许装进后备箱,活蹦乱跳的鸡鸭鸽子说什么我也不要。孩子不听话,硬是提着两只鸽子不松手。现在都说孙辈能做爷的主,还真在我身上应验了。只好把鸽子放进纸箱带回。
车刚启动,外孙就问:“姥爷,装后备箱里的东西能值多少钱?”我说无价。接着反问外孙,你知道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吗。他说知道。我又问,那鹅毛值多少钱?外孙很聪明的回答,知道无价不是没价的意思啦。我接着说,人世间的真情厚意是无价的,如果用物品表达对真情厚意的谢意,物品就超越了本身价值甚至市场价格,变成了无价。
车至村头加油站,车要加油,我要解手。我刚出厕所门,有位十岁左右的女孩等在门口怯生生地问,爷爷,我家的核桃皮厚不好剥仁,您能买些吗?听着不顺耳,也就没加思索回答不要。抬头看车离加油机还隔两辆车,低头见女孩可怜巴巴的眼神,再细琢磨孩子卖核桃的那句话,我就弯下腰,拿起两个核桃,看着她的脸问为什么不在家学习。她说一定要在爸爸妈妈回家过年前,帮奶奶挣些钱。通过细问,女孩在镇中心小学上五年级,爸爸妈妈带着弟弟在青岛打工,爷爷不在好几年了。她的爷爷我稍有印象,和我同辈大约小六七岁的样子,其他人见面也不认识。我问为什么那样介绍自家核桃,她说要听奶奶的话,不论做什么都要实诚,不能挣昧良心的钱。我又问核桃多少钱一斤。她说外地来的薄皮核桃六块钱一斤,反问我她家核桃能值多少钱。听到这里,立刻提起桶里的核桃问有几斤,她说奶奶给她盛了10斤,刚走的那位爷爷买了2斤给了8块钱。我说桶里的核桃都要了,习惯性掏出手机准备扫码。她难为情的说只能要现钱。平时谁还带现钱啊,掏遍了全身不足百元,就硬生生塞给女孩手里。
返程的路上,同坐后排的外孙瞪圆小眼说我骗他,要刮鼻加罚款。我问什么时候骗他啦。他一本正经掰着指头反问,校门口路边摊吃的用的不要买,真货没有假货多,你说过吧。我立刻承认。火车站广场你买过塑料芯的手表吧,路边摊买的皮鞋没穿一星期就左脚前开嘴,右脚鞋掉底,你没忘吧。我说没忘啊。那你为啥要买路边上的核桃。老伴和孩子紧跟着起哄,刮你姥爷的鼻,使劲刮,多罚款。
孩子纯真,社会现实复杂。童心无邪不可欺,教育引导任重道远。经过外孙闹腾,午间酒劲全无。我告诉他们,卖核桃的女孩,是我本家的孙女。她虽比《卖火柴的小女孩》幸福多了,可比起外孙的生活相差甚远。简洁说了下卖买核桃的经过后,我说从女孩身上看到了我们老一辈诚实守信不服输命运的眼神。城里的孩子们衣食无忧无虑,挑三拣四还不知足。他们犹如温室大棚里的花草,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暴晒,那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要光听着好听,还要理解其中含义。再过二十年他们来相会,谁能不负韶华,谁能负重前行,答案一目了然。
我说的余兴未尽,车已进地下车库。家人们说我说了一路醉话。我不辩驳,不后悔此行,更不后悔买回不知好吃不好吃的核桃。因为我看到社会回归仁义礼智信的希望所在。
未泯的善良和诚信,犹如璀璨的星辰,将永远照亮着我们的人生之路。如我前面说的“人世间的真情厚意是无价的,如果用物品表达对真情厚意的谢意,物品就超越了本身价值甚至市场价格,变成了无价。”,那么善良和诚信,是不是也无价呢?!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张振建 ‖ 长沟的城子崖一一新春探访城子崖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闫晗 ‖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