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姬发志 ‖ 记忆中的赶"年会"

来源:本站    作者:姬发志    时间:2025-02-11      分享到:


      人一生中最快乐无忧的时光是童年。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的童年时代。在那个物质生活仍极度匮乏的时代,“赶会”是大人和小孩最期盼的事儿。

  一句“赶会去了吗?”,空气中似乎立刻就涌动起兴奋的气息。

  会,人类聚集的一种形式;汇,物质集结的一种展示。赶会,人类物质交流的一种文化。只有在赶会时人才多,东西才多,那注定是一个热闹。

  小时候最爱赶会,至于原因,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把小手枪,一个小麻球,足矣。

  期间太多的美好都无从记起,唯有……

  “咣咣咣……”一阵急促而又清脆的铜锣声。这声音正是从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传过来。无论大人、小孩,都将中间的主角围了个水泄不通。耍猴,看耍猴,每一个会场都必不可少的精彩节目。

  记得,清晰地记得。中间的主人,一个高高的瘦瘦的黑黑的,一个年龄不算大,却似经历好多年会场洗礼的江湖老板。不知是本身就黑,还是被风吹日晒而形成,整天黑着个脸;不知是生意不如意,还是家境不顺心,整日里没有一点笑意。不过,这一切状态,却与他身穿的一身油打的破烂的黑色外套相映衬。是啊,多年的走南闯北、指指点点能不脏吗?好在能隐约地看见在黑色“乞丐服”的外套里面露出的一件还算干净的西装。

  唉,这才是耍猴老板的样呀!

  大,规模大呀!几十个猴,不,上百个猴。每年的会上,老板都会拉来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猴:场地里正在表演着的、准备表演着的;老板身边、身后站着的,趴着的,蹲着的甚至跪着的都有;还有一只肚子大大的,就她好,闲着没有任务,从来不参与表演。整日蹲在老板脚边,给老板擦皮鞋,聪明啊!

  场外,老板大卡车上的笼子里关着的:幼小的、正当年的、年老的,都有。在卡车上靠后的犄角旮旯处还看到了几只瘦削的,满面皱纹的,胡子老长的猴子。不难看出他们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一定是老板耍猴场上最耀眼的主角。此时,有手臂耷拉着,有走路一瘸一拐着……但他们胸前的显眼的红色奖牌却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有一只猴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不停地抚摸着老板发的奖牌,眼睛里满含着泪花,兴奋地向耍猴场的方向望去,好像下一个登场表演的就是她。然而那只是过往,小猴的可爱是无从替代的,猴的精彩表演始终会博得前来赶会人的钟爱。

  “好,好!”“真棒!”……阵阵的喝彩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单轮车、双轮车表演,一只只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猴儿们,围着身处中间的老板,一边骑车一边转圈,他们时而跳上车子急蹬几下,身轻如燕;时而蹦到地上做出各种“鬼脸”,机灵古怪,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一只猴子玩累了,扔下手中的单轮车,径直跑向老板身后,用双脚使劲蹬了老板两下,黑色外套后面立刻留下两个黄土色的脚印。大家正纳闷:这只猴子给老板开玩笑,也正要为那只猴子的勇敢喝彩。只听“啪”的一声,老板手中的皮鞭重重地打在那只猴子的身上。疼,咧着牙的疼。众人目瞪口呆,只见老板从他胸前的鼓鼓的黑皮包里掏出几块不大的巧克力扔向其他还在表演的猴子。不难看出,他们蹬得更卖力了,我恍然大悟。

  另一波表演又要开始了,猴子们穿着统一的儿童服装,个个戴着墨镜,胳膊上统一佩戴着红色的袖章,特别的显眼。十来个猴子整齐的站成一排,原来是广场舞表演,跳着扭着,活像一个个小人,有模有样的,大家表演得正酣。老板用拿着皮鞭的手向场边的猴子指了指,只见一只长得胖胖的略显成熟的猴子,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胸前挂着个像照相机样的东西,原来他是摄像师,卖力的记录着此时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老板也大方地掏出个香蕉扔给那只猴子,也正是此时,老板那黑黑的脸上才露出了两排黄白的牙齿。

  这一切大家看得如痴如醉。忘了来干什么的,也忘了回家的路。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富足。会,虽说每年偶有,但耍猴终究没再有。迷茫中,似乎感觉当年的看猴人已渐渐地成了一只只猴子,我不禁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