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黔屹 ‖ 琴雪隐喻,乡愁氤氲——读勾婧诗歌《指尖上的雪》

来源:本站    作者:黔屹    时间:2024-11-12      分享到:

 《指尖上的雪》是一首隐晦的乡愁诗。说是隐晦,还是有迹可循的。初读此诗,只觉意境优美,不知所谓;再读此诗,豁然开朗,乡愁甚笃,方知真意,不禁拍案叫绝。

这首诗隐晦的原因,在于我们欣赏时,以为诗人是在写一个琴音优美的抚琴高手,或者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但是只要我们将目光聚焦诗歌第四段第二行“月色犹如家书”时,就一切都明了了。“我立在那里”,被月色包裹,被琴音包裹,被乡愁包裹……那种“欲说还休的苦味”;那种“水流声自泉口带出”的“伤疤”;那种“夜深了,琴音仍在回荡”的一往情深,怎不叫人思乡?

透过隐晦般的迷雾,让我们跟随抚琴人优美的旋律,踏上精神乡旅,倾诉衷肠。小诗以琴音为线,打开通感的阀门,在“雪”“水流声”“文字”“月色”等各种意象中自由切换,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思乡的唯美氛围。“指尖处,有欲说还休的苦味”,化听觉为味觉,隐喻着琴音的“苦味”,即思乡之苦;“从弦丝分散的文字中/读出一个人内心的雪”,诗人以连环的隐喻,即将琴音喻为文字,又以文字喻为雪,化听觉为视觉,以两种不同视觉,道出了思乡之浓(雪的厚度);再以一句浅白的“夜深了,琴音仍在回荡”之陈述,写出了思乡的绵绵不绝……在此浓浓的思乡“包裹”意境中,那“苦”欲说还休。

诗人在《指尖上的雪》一诗中,以通感、博喻、象征的手法,为我们刻画了一对夫妻与“我”同是思乡的共同情感。以琴音为媒,再一次注解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乡愁情怀!


▶指尖上的雪
□勾婧


指尖处,有欲说还休的苦味
时间从未停止
水流声自泉口带出伤疤


从弦丝分散的文字中
读出一个人内心的雪
他微闭的双眸,折射雪的厚度


园林的拐角,男人抚琴
女人,默不作声
而我分明目睹:他们相互搀扶


夜深了,琴音仍在回荡
月色犹如家书﹣﹣我立在那里

被一再包裹,无法突围

——选自《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2024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