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廉成玉 ‖ 二月狗(方言小说节选三)
第二章 新 生
1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这天一大早,乡亲们兴奋的就像是过大年一样扶老携幼欢天喜地,吵吵嚷嚷的纷纷走出家门聚会到村前集口。
听着吵吵嚷嚷的二月狗,是扯着爷爷的手叽叽嘎嘎的往外就跑。爷俩挤扛在人群里,不多时就见老村长左手攥着个铁皮广播筒子,陪伴着一位身穿旧军装,上身斜挎着盒子枪的中年人大步地跨上东南角的堰子头。就只见老村长面对乡亲们抬起右臂上下一挥,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又只见老村长双目炯炯有神的环视了一下四周后,用嘴对着广播筒子大声向乡亲们介绍道:“我身旁的这位军人,是咱们新区政府武装部的高部长,是来咱村帮助工作的,请老少爷们热烈欢迎!”
老村长的话音一落,乡亲们立马欢呼着拍巴掌。接着见高部长从老村长手中接过广播筒子,放到嘴边用洪亮高吭的声音讲道“乡亲们,在这民不聊生,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的苦难中十月一日,也就是昨天,在咱们中国大地上响起了惊天动地的春雷。从北京城里天安门上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振奋人心的特大好消息,让咱们劳苦大众终于见到了天日,获得了新生!”
高部长说到这里,老村长立马向前一步,带领着乡亲们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顿时全场欢呼雀跃,人人脸上展现出了激昂兴奋的笑容。
欢呼过后,接着又听高部长讲道:“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我国人民行动的指南!”他又说是咱伟大的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着全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日、三年内战,赶走了小日本鬼,推翻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今天起,咱中国人民就真正站起来当家作主了,再也不受压迫剥削和欺辱了……
接着,又听高部长讲到:新中国的成立,首先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还说,从现在起我们就可以看到咱们的工人、农民和士兵在各级人大代表中所占的比例人数,会达到一半以上,充分行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最后,高部长还告诉乡亲们说:“人民政府成立了,按照新的行政区域规划,咱廉茂屯就归嘉祥县第十区管辖了,区公所就设在渔鲀村……”
听了高部长的讲话,乡亲们感到有了让咱老百姓自己当家作主的政府了,迎来了新天地,又是给欢呼了好大一阵子。这时的二月狗和小伙伴们还不懂得是个啥意思,只是学着大人们给高兴的,也是弯腰噘腚使上劲的拍着小巴掌蹦老高!
欢庆过后,就是由大姑娘、小媳妇和青年男爷们自动组织起来的文艺宣传队,开展游行庆典活动。就见他们踩着高跷扭着秧歌,敲着锣鼓跳着舞,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的歌曲走大街串胡同地给庆祝起来。
在这游行活动中,二月狗这个小皇子是没给安生过一会。家中的大人们忙的顾不了他,他就跟着邻居家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挑着面写有“毛主席万岁”的三角形小红纸旗跟着演出队伍看热闹,是一天到晚都不兴待进家着屋子底的。
他娘给老村长说:“让您给折腾的,俺二月狗这几天给玩疯了!”听了这话老村长是咧开大嘴笑着说:“解放了,天亮了,普天同庆,老少同乐!”后来,在向区政府汇报时,高部长和老村长还把二月狗的事作为一个典型事例,给描绘了一通,让王勉成区长高兴的直夸好。说:“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翻身了,咱们的小娃娃们有了好时光,也能幸福的茁壮成长喽!”
就在这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突然见在大街上走着一支由青年男女组成扛着红缨枪的队伍。一打听,才知道是村里新组建的民兵连在走场训练哩!
听老村长说,因为是刚解放,社会还处在混乱之中,为了防止不法分子搞破坏,在高部长的指导下村里成立了民兵连,做好白天巡防和夜间巡查的安全保卫工作。这二月狗的爹是个积极分子,在民兵连里还给当上了个小排长。
民兵连为了加强民兵的纪律性,除开展好政治思想教育外,每当夜幕降临时,民兵们就扛着红缨枪走出家门,雄赳赳气昂昂地快步奔上练兵场。待队伍集合好后,先是唱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奋勇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解放了全中国,人民得安康……”的革命歌曲来武装思想、提升锐气、活跃气氛。接着,就是用抽一袋烟的功夫,喊着“一二一”的口号来操练步伐。随后就是杀声震天的军事训练。
对民兵搞训练,村里的老少爷们觉得新鲜好奇。大家伙不顾天寒地冻北风吹,都慌慌着跑到打麦场上来凑热闹。
在凑热闹的人群中,最显眼的是二月狗和小船、二花等十几个埗拉呵子男女小孩子们。二月狗的爹说,这十几个才几岁大的小娃们不仅是每晚必到,而且还都缠磨着让家中的大人给做了杆木制的红缨枪,学着民兵的样子排起队又是跟着学唱歌,又是跟着学操练。是民兵咋练他们就咋学,喊出的杀-杀的童声常是引逗的大人们拍着巴掌来夸奖。都说:“咱们的这帮小娃娃兵们甭看个个鼻子邋遢,还都穿着露裆裤子毛蹄子鞋,那操练起来还真是个不含糊,都是杠杠的!”
就是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让二月狗这帮子小孩们在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给埋藏下了“共产党好,毛主席亲”的种子。他娘说:“还常常听见二月狗在梦里喊着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哩!就在这个冬天里,廉茂屯的高跷队、腰鼓队、秧歌队和舞蹈队也纷纷给组织起来了。队员们都是顶风冒寒每到晚上集合在奶奶庙前的广场上,集中精力加紧排练新的节目。老村长说,这是让乡亲们欢欢乐乐的来庆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年。特别让乡亲们意外高兴的是村里破天荒地成立了话剧团,自编自排了十几个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和抗战求解放的小话剧。
大年初一这天一大早,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子们穿上过年的新衣裳,各自打扮了一番兴高采烈的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在相互拜着年的当儿,就只见穿红挂绿踩着高跷、打着腰鼓、扭着秧歌、跳着舞蹈的演员们跟随着叮叮哐--叮叮哐--叮哐-叮哐-叮叶哐的锣鼓家什声,踩着鼓点从村东头村公所大院里走了出来。
这支演出队伍先是顺着东西大街向西在前集口表演了一阵子后,接着就走大街串小巷的在全村展演开来,是吸引得一街两巷的乡亲们争相跟随着看热闹!
这时,有人见二月狗头戴着娘给缝制的带耳巴和飘带的虎头棉帽子,上身穿着带大襟的粗布绿棉袄,下身穿着粗布襻带蓝棉裤,脚蹬一双猫蹄子鞋,和邻居家的十几个小兄弟姐妹们嘻闹闹的找着空稀在人群中给挤来抗去的胡跑乱窜着。突然又有人见二月狗的大爷下腰双手掐着小家伙的小腰举过头顶,让两条小腿叉巴开骑在肩膀上,驮着向前走去。嘚的二月狗这个小皇子是用两条小腿在他大爷胸前不停的楞着,给嗷嗷叫的撒欢胡喊乱叫着!
在这群近百口子人的演出队伍中,让二月狗这帮小孩童们看的最有兴趣的是高跷队。高跷队的二十位演员是青一色的男爷们。他们有的扮演成大姑娘、小媳妇,有的扮演成老头、老嬷嬷,其中还有两位扮成小丑的青年小伙子。
老嬷嬷们是上身穿着带大襟的毛蓝大褂子,下身穿着青色粗布大裤裆肥腿的裤子,头上戴着插着朵纸扎花、罩着壳篓的假纥纥妞子。再看,这纥纥妞子在青缎子帽勒子的包裹下给撅到了天上去,是一幅叩不拉叽不情理的怪象;老头们是穿着黑衣黑裤腰系蓝色大扎腰,嘴上粘着八字胡,手里掂着个三尺长的大旱烟袋头上戴顶黑毡帽,是比手划脚噘着个老嘴抽着烟。扮装大姑娘们的是在头上套上个假大辫子,身上穿的是青一色的绿绸缎子裤褂;扮装小媳妇们的是头上戴着个假花簪,都是上身穿红缎子褂,下身穿绿绸子裤。这些演员们踩着高跷甩开膀,迈着大步窜花式的来往扭跳着,还时不时的扮个鬼脸出个洋相,引逗的人们是拍着巴掌来叫好。
再看,演员们这踩着的高跷有长有短。这长的高跷有两白布尺高,踩踏起来优美好看,但动作不太灵活;这短的高跷踩踏起来是灵活方便,可做翻滚栽跟斗、 登高站凳、上桌拿大顶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特别是两个扮小丑的小伙子,是人人给画了个花脸膛子,上身外罩一件花兜兜,下身套穿一件露裆大裤衩,踩着高跷窜到前来跑到后,不是拽拽大姑娘的大辫梢,就是揪掀小媳妇的小花算高兴了,还抢来老头的早烟袋,扮着个鬼脸给喷上几口。是给吸引的二月狗这帮子小孩们拍着小巴掌撵着跑,嘴里还不住地唱着“咚咚镲、咚咚镲,用胡子、抖大褂、拿大顶、劈大叉、红绸子甩成风摆旗,高跷碰得响雷炸;咚咚镲、咚咚镲,光棍汉子扮仙女、,八尺汉子扮个老嬷嬷,小青年扮成大闺女,小孩童跟着闹喳喳,蹦来跳去踩过瘾,腿痛脚肿直哎呀”的儿歌,嘻嘻哈哈的闹腾着。
更搞笑的是,当演出的的队伍行走在牛梭头弯胡同时,由于路面窄巴又高低不平,再加上人多相挤,扮演小丑的杨春大哥来了个盘子里扎猛子不知道深浅,他为了在众人面前谝谝能、露露脸,赚声喝彩,竟然玩起了一个手指头搋面给捣起来看了。就只见小杨春突发奇想耍了个“烂巴眼子看飞机,蘸眼就过”的前滚翻高难度动作,那知不小心左腿给打了滑,倾斜着身子向人群过去。
就这突如其来的一情况,是吓得小孩子们抱头直嗷。说时迟当时快,被一位眼尖出手快名叫笃升的大汉抢先给抗住了。这个笃升大汉不仅是膀大身宽有力气,而且还是个爱在众人面前开玩笑的主。遇上这等千载难逢的好茬口,他为了当众显示一下自己力大无穷的武功,随手抓起杨春大哥的一只高跷腿举过头顶,来了一个空中大转身,给演出添加了个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惊奇场景。
在这支演出队伍中,更让看呆叫绝的是“坐独竿轿”的这个节目。
“坐独竿轿”这个节目演的是“县太爷娶亲”。被定为压轴节目,给安排到了演出队伍的最后边。扮演成四个轿夫的青年人顺道一前一后,并排每两人分别用肩膀抬着根预实愣长的扁担。扮演成县太爷和新媳妇的两个青年人,侧身面向着观众分别坐在了各自的一根扁担上。是四轿夫一边抬着这对新人忽闪着往前走,这对新人坐在独竿轿上是嘻嘻哈哈的出着洋相来逗乐。
同时,在两独竿子轿的一前一后、左右两旁还跟随着几个扮演衙役娶亲的青年人,也是瞎胡嘻要尽情闹腾给表演着。
一看要到热闹处,嘚的二月狗这些小家伙们是拍着小巴掌叽叽嘎嘎地唱着“扁担长九尺三,悠儿悠儿颤得欢,县太爷新媳妇坐上边,腚锤强似黏胶粘,伸把手摸摸脸,噘着胡子冲上天,遇上一段疙瘩路,扁担压断三截三,摔得一对新人脸朝天,牙咧嘴疼半天”的儿歌,追逐着来给增趣添彩。
在年二十九的这天,村里早早地把大戏台子给扎在了村西头南北大街中间、成武二哥家的门前。
成武二哥的家位于街东,由于院落小又往后缩储着,不仅在门前自然形成一片宽敞地,而且还能挡风避寒。大戏台扎的是坐东朝西,正好对着大街,既通敞又能集合的人多,便于乡亲们听戏看热闹:
春节这天,村里的人们是早早地喝完汤(晚饭),有的提溜着个草垫子,有的提溜着个草墩子,也有的是搬着个机坐子,或者是扛上条大长木板凳,携家带口的走出家门,喳天唠地的相互打着招呼、呼呼隆隆地给往戏台子前赶去。
跑到戏台子前最早的就是一群小孩童们。别看人小都不懂得多少事,一听说过年唱大戏,就知道是个好玩、心里是给惊喜了好多天,比大人们都慌慌的紧!
二月狗的娘说,一听说唱大戏,俺这个小皇子鞋壳篓里长草是给慌(荒)脚了,连汤也没来得及喝就急连咣当的给跑出家门。娘见孩子既没有捞着喝汤,又没拿上个坐头,怕孩子饿着累着,就一手端着饭碗拿块馍,一手提溜着个草子给送了过去。正当孩子们在叽里呱啦的吵闹中,就只见点燃着的两盏大豆
油灯分别给挂在了台子两个角的立柱上后,接着就给扯了幔子和幕布。
这灯一亮,幕布一挂好,顿时满戏场里嗷嚎声一片。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坐有站,黑压压地少说也得有上千口子人不大会的功夫,待锣鼓家什敲响了一阵子后,有人报了幕这节目就开演了。
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文明和兴贤等几个小青年合演的活报剧“忙年”。
就只见外号叫二别子的兴贤这个小青年,化装成一位农家老嬷嬷扭扭蹑蹑、咧着个大嘴乐呵呵的出了场。
就他这一登台亮相,立马逗得台下掌声一片。
再接下来上场登台的就是大号叫夷占、外号叫哈拉毡的小文明了。这个叫文明的小青年扮演的是一个庄稼老头。只见他翘的尖嘴上粘着个八字灰白山羊胡,头戴一顶黑毡帽,上身穿着件黑色土跌垃圾的大棉袍,在腰间的扎腰带中斜插着一杆二尺半长的旱烟袋,这烟包子给搭拉到腿弯子不说,还把棉袍子的大襟底角给掖在了又粗又长的黑扎腰带里。
不仅是如此的打扮,左手还提留个猪蹄子。文明这一出场就该唱道:“哎哎--,忙-忙-忙着哩,解放了、天亮了,今年过年真热闹,老汉我买了个猪蹄子,拿回家,烧开水、烫猪毛……”
可小文明这上台一亮相,搭眼就给瞧见了台下执撒着两只小胳膊嗷嚎欢叫的二月狗了。这一看不要紧,让文明一下子大长精神,来了灵感。
还没等让观众们注意到,文明这小子就快步跳下台,抱起二月狗又麻利地给蹿跳回到台子上。接着,把二月狗放到台子中央靠前,把手中提溜着的猪蹄子递交到他手里,就用一只手扯着二月狗的另一手给喜蹦欢跳地走了个圆场后,文明就兴致昂然的现场发挥编了段新词,咧开嘴给唱开了:“哎-哎-,忙-忙-忙着哩,解放了、天亮了,今年过年真热闹,老汉我带着孙孙去赶集,遛到东来逛到西,赶集人儿闹哄哄,有说有笑心中喜;给孙孙买了花啦棒子皮老鼠,还有小猴爬杆是糖稀;翻身的老头俺没啥买,临来捎带着买了个猪蹄子;拿回家、烧开水、烫猪毛、大火煮来慢火炖、欢天喜地把年过、迎庆新春佳节俺全家有福气……”
对小文明一开场就突然添加的这个小包袱,让扮演老嬷的二别子这个小青年先是一愣神,紧接着来个一琢磨,也立马有了创意,是这老脸一谮、嘴一噘假装生气的一手指着二月狗手中提溜着的猪蹄子,一手指达着小文明大声嚷道:“你这个老东西,多怎(啥时候)学得这么抠门呀,这解放了,大过年的你带着小孙子在年集上转悠了大半天,就给俺买回来个猪蹄子,你说这寒酸不寒酸……”说到激情处,老嬷嬷突然冒出了句:“你这是大年午景给拾了个兔子,有牠也过年,没牠也过节,俺不希罕!”
当老嬷嬷说到这里,就只见二月狗把小嘴一噘,小脚一跺,气哼哼地抬手把猪蹄子扔到了台上。是引逗得观众哄堂大笑。老嬷嬷的这一阵子机关枪似的台词,让二别子把戏给配合的恰到好处,给演出了个精彩。因而,让二月狗对这个场景到老都是记忆犹新。
他娘说这一场戏听下来,让俺二月狗就成了个小戏迷。这戏是演了几个晚上,他就跟着看了几个晚上,两只小脚丫冻得肿的给小榔头似的也不说疼,也不哭闹,只知道吵闹着去看文明这帮子小青年演的戏。
- 上一篇:上一篇:「小说」陈成来 ‖ 老李头的故事
- 下一篇:下一篇:「小说」孔令武 ‖ 撩妹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