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小说 >
济宁文学

「小说」宁小皮 ‖ 岁月那条河

来源:本站    作者:宁小皮    时间:2025-04-29      分享到:


一、只若初见


得知儿媳妇怀孕的消息,秀兰立马激动起来。接了外孙,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儿媳妇,笑容满面地问儿媳妇想吃什么。儿媳妇说没啥特别想吃的,正常吃饭吧。

秀兰在这个城市里帮闺女照顾外孙已经8年了,他从一个胖娃娃到小学生,秀兰也从五十多岁一眨眼六十了。

岁月不饶人呢,外孙小的时候,秀兰能一口气抱着胖外孙上六楼呢,外孙幼儿园不肯在学校午休,于是一天4趟的来回接送。现在不行了,腿脚不太利索了,她强烈要求大女儿沈丽给买了个电三轮代步。8年的时间,秀兰接送孩子,做饭、收拾家务。

秀兰对孩子是有耐心的。外孙长得又虎实又壮实,人见人夸,甚是可爱。

而此刻,秀兰的心情又变得不一样。这可是自己家的孩子呢。秀兰张罗了一大包核桃,第二天一早送完外孙,就给儿子家送来了。

吃核桃好,聪明,补脑。这是秀兰的认识。

儿子儿媳刚结婚半年,这个速度秀兰是满意的。就像当年,儿子拿着照片给她看,她评价说,论模样论身高,是可以的。儿媳妇第一次进家门,秀兰拿出来200块钱,塞给儿媳妇,说收下吧,又唯恐儿媳妇不收,强调了下“以后就不给了”。

儿子沈坤和儿媳妇婉清同窗同学很多年。婉清眼里的这个男人,是勤奋好学的、心态平稳的,加上写了一手好字,“字如其人”。婉清对于沈坤同学的认识是这样的,“平平淡淡”“岁月静好”,婉清心里是这么认为的。

秀兰问儿子,“你们怎么吃饭啊?我蒸包子给你们送过去啊?”沈坤说不用了。沈坤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吃饭在食堂解决就可以;二是秀兰做的包子也不见得很好吃,其中也有很大成分上不想秀兰辛苦。

但是沈坤没有把这件事情给婉清讲,似乎和婉清没有很大关系。

沈坤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朴素而真挚的,表达也是直白的。比如,结婚当天,沈坤问婉清,能不能用喜事收的礼钱把买房子借的四叔的钱还了。婉清说行啊。婉清没有当成征求她的意见,或者她的意见可以是赞成的或者是反对的。她说:“好的”。

沈坤也自然地在酒席后给四叔结了账。

办完酒席后,沈坤的父亲沈立信松了口气。似乎这辈子最大的任务已经完成。沈立信搓搓双手,站在大厅里,一脸的皱纹印着岁月的痕迹。在秀兰和沈立信心目中,三个孩子都是值得骄傲的,两口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了一辈子的菜地,供了三个大学生,可谓功成名就。最骄傲的是沈丽,入职3年就当上了这家三甲医院某部门某长,也是全系统最年轻的中层领导,这时候沈丽才28岁。二女儿沈洁在省会城市,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了这里,喜欢这里的繁华,喜欢这里的摩天大楼,还有人和人之间的疏离。那种老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三个五个就能绕圈认识的地方,不是沈洁喜欢的。


二、繁花烟火


沈丽回到家,一脸的疲惫。科室一个小护士给病房病人送错了药。药是对的,人是错的。当事人不依不饶,一番大道理讲出来,要求医院给个说法,把小护士吓得不轻。

作为护士长,沈丽去和病人沟通,致歉,并商量解决方案。“咱毕竟还是没有服用这个药,而且这个药本身也是您需要的,剂量也是对的。您看这个护士也是刚来,还在实习期,您给个机会,现在有份工作也不容易……”“名字错了就是错了,这就是你们工作的失误,还怎么说没造成后果?!这就是医疗事故,就是你们弄错了”……沈丽知道自己碰到难缠的了。一天下来,感觉有些头疼。

看着厨房里忙碌的秀兰,沈丽揉了揉额头,缓缓地起来,也钻进厨房,然后又变得焦躁不安起来。“这垃圾桶该刷一刷了,还有这个暖壶的盖子……”秀兰白了沈丽一眼,“我这还没忙完呢,你儿子早就喊饿了。”“不是给你说早点做饭吗,做完饭再去接他啊。”“不问问他吃啥,我怎么做饭,又不是做啥吃啥”……

沈丽哑然。索性自己动手去擦擦台面,又觉得烦躁不堪。


转眼间,婉清到了孕晚期。走路已经是非常累了。

沈坤还是骑着踏板摩托车去上班。婉清问沈坤,你驾照早点考出来吧。

沈坤答应着。

婉清又很不放心地问:“三年过期,再不去考就过期了,不行你找教练单独的练练。”

沈坤说最近太忙,又说记得这件事。沈坤说自己在看车啦,婉清生完孩子,把剩下的科目三过了,就买车。

秀兰周末带着外孙来儿子家,带着婉清去散步。秀兰提着马扎,婉清走累了,就坐会儿。秀兰说多走走路,好生。

送外孙上学后。秀兰又开始张罗着买尿布。

对于年轻人更习惯用的尿不湿,秀兰是要买尿布的。秀兰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很先进了。8年的带外孙的时间,秀兰已经见识了不少“城里人”的习惯。秀兰回村里后,也会觉得一些地方有点异样。比如给孩子喂饭,大人用嘴试一试水温再给孩子喝……秀兰已经学会了把水滴在手背上,试一试温度。秀兰还知道有一种保温壶,能设置精准的温度。

“咱妈去买尿布了。”沈坤给婉清说。

婉清觉得挺开心的。

又过了几天,沈坤又给婉清说:“咱妈去买尿布了。”

婉清问,不是买了吗?

“觉得不够,怕不够用,又去买了。”

婉清笑了。


瓜熟蒂落,婉清和沈坤升级当了妈妈爸爸。

秀兰笑得合不拢嘴。“八斤一两”,“又白又胖”。“又白又胖”是产科大夫夸赞的。

沈坤请了3天假。秀兰对儿子说,我来照顾孩子就好。秀兰是支持儿子工作的,坚决做好大后方。

秀兰准备收拾衣服,儿媳妇出院,就跟着搬到儿子家住了。

对于大外孙,秀兰喊来了老伴沈立信,孩子8岁了嘛,做个饭接送下孩子,老头是可以搞定的。

沈立信比秀兰大4岁,是个忠厚可靠、沉默寡言,会做饭又没脾气的人。

纵然如此,沈丽也不乐意了。“我那时候休产假,6个月之前都是自己带的孩子。您这说走就走啊。”

开玩笑也好,撒娇也罢。沈丽这句话是对着秀兰说出来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沈丽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冒出来这么一条“意见”。

秀兰不愿意了。秀兰辛辛苦苦也算是付出了很多年。这兄弟家生孩子了,我咋就不能去看孩子了呢?

秀兰生气了。秀兰不说话,开始表示抗议。

沈丽也抗议。沈丽觉得母亲就是偏袒儿子,这就急匆匆地收拾行李,可不就是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吗。

那这个“外人”这些年照顾孩子,一时间,功劳没了。

沉默了2天。冷战了2天。沈丽自觉似乎玩笑开大了。找了个秀兰躺下休息的时候,倒了杯水给秀兰道歉。秀兰没理闺女。

第二天娘俩有说有笑的和好了。


从医院回到家。沈坤3天的陪产假也结束了。晚上休息的时候,秀兰给儿子说,你睡书房吧。我晚上来照顾孩子。

婉清也觉得一个大男人,喂奶什么的也帮不上吧。既然婆婆如此,有人帮忙带娃,总是好的。

于是秀兰和婉清睡在了一个房间,大床旁边加了一张小床的那种。沈坤搬到了书房。

秀兰是自告奋勇的,也是积极主动的。

孩子尿了拉了,秀兰勤快地换了尿布,马不停蹄地就去洗。白天如此,晚上也是如此。婉清说准备个盆,晚上就别洗了,第二天白天再洗。秀兰说不行,这样尿布怕不够用。

“没关系,洗块尿布简单,洗完就能晾上,纯棉的干得太慢。”

婉清觉得婆婆真是勤劳。

沈立信送完外孙,也会去赶集,买些鱼送过来。

老家的说法,必须要喝鱼汤。淳朴的沈立信提着一袋子鱼,过来看看孙子,再坐公交车回去。中午要给外孙做饭。

秀兰炖鱼汤,炖了给婉清喝。这个孙子的口粮就全靠这白乎乎奶呼呼的鱼汤了。

婉清喝鱼汤喝够了。婉清给沈坤说,实在是喝腻了,能不能吃点别的?沈坤买来了烧鸡、带鱼,还买来了青菜。沈坤交代秀兰可以换换样,做点别的菜。秀兰就开始煮鸡蛋,或者奶呼呼白乎乎的鱼汤里撒上鸡蛋花。

鸡蛋,可不就是女人坐月子的饭吗。


孩子19天的时候,咳嗽了两声。婉清从书上查到月子里的孩子是有母乳的免疫功能的,应该就是“咳嗽”了两声吧。过了几天,咳嗽越来越严重了。婉清慌了神。带孩子去医院,肺炎。

没满月。住院了。

秀兰陪同在医院。儿科病房都是这种新生儿。

用了药物,护士还会来给排痰,那么小没有排痰的力量,护士征求婉清意见,建议从鼻子插管子抽痰。

管子从鼻子里插进去,很长很长,大概要伸到气管深处,才能把痰排出来。孩子哭得一塌糊涂,婉清也哭。

秀兰是能干的。秀兰帮着护士按着孙子的手,配合着排痰。老道又稳重的样子。

秀兰又是开朗且乐观的。病房里给人聊天,说你看我们家的宝宝,那可是个大宝宝。八斤一两的基础体重,显然比那些六斤六两的显得大了一圈。秀兰开心地看着孩子。

婉清度日如年。拿着本子,记录每一次咳嗽的次数,脸部的颜色,是红一点还是咳嗽的都紫了?大便怎么样,颜色怎么样?白天晚上,时时刻刻地在关注孩子咳嗽了没有,婉清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婉清睡着了。孩子也睡着了。秀兰提醒婉清往边上靠靠,又把孩子的胳膊捋一捋,孩子可不能蜷缩着压着了。孩子睡舒坦了,才能舒坦呢。

婉清第一次内心发出了厌恶的感觉。婉清做梦梦见和秀兰吵了一架。

婉清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烦得不行秀兰还能那么开心那么骄傲的给临床炫耀我们家的宝宝多胖啊……

沈丽偶尔来一趟,看看大侄子,再给儿科同事们聊几句,给与多一点的关心。看婉清好生焦虑,沈丽是有同感的,自家的孩子长大也是很多次的半夜急诊,熬夜……感冒发烧诸如此类。沈丽宽慰婉清,半个月的疗程,积极治疗,孩子第一次使用药物,还没有耐药性,很快就能好的。

沈坤晚上要来陪床。秀兰说,你白天要上班,别来了。晚上我在这里就行。沈坤买了尿不湿送到了病房。在秀兰的坚持下,沈坤回去加班了。

沈坤从事的行业,预算和审计,供职于电力三产。作为技术大腕,沈坤是自信的。沈坤又是敬业的。沈坤的领导特别欣赏沈坤,又有业务能力又有工作态度。

婉清还是会哭。尤其是护士来吸痰的时候。哭着哭着,没奶了。秀兰这下着急了。

“这哪里行啊!”秀兰突然觉得每天喝的豆扁汤不太行啊,立马安排老伴炖鱼汤,必须是鱼汤啊!

沈立信送外孙去学校后,就来医院送汤。沈立信看不惯白乎乎的鱼汤,作为北方做菜的习俗,加了很多的酱油。鲁菜,可不都是黑乎乎酱呼呼的嘛!

婉清说太咸。不喝。秀兰说,好多鱼炖出来的呢,喝了吧,咸点就咸点吧,顶多一会再喝点水。婉清不喝。秀兰说要不现在就加点水,稀释下再喝?

婉清不乐意。婉清说你喝了吧。

秀兰很心疼那碗鱼汤。秀兰想再劝一劝。看婉清一脸的不情愿,只得作罢。放在床头,看看婉清会不会回心转意,缓缓再说。

那碗汤就这么放了一天。

婉清又做梦和秀兰吵了一架。

婉清给沈坤说,沈坤说你不想喝就不用喝。他们也没啥坏心思,就是担心孩子没奶吃。

终于咳嗽的次数少了。拍片显示肺部炎症已经消失。大夫说可以出院了。

沈丽老公开车把他们送回家。

婉清仿佛很久没见沈坤了。除了沈坤下班去医院病房坐一会,惦记着工作还没完成,又回家加班了。两个人只剩下手机发个信息简单地说两句。

婉清有种要和婆婆相互陪伴共同带娃的感觉了。

沈丽进厨房做了一些菜,和秀兰又因为垃圾桶没收拾好的事情吵了两句。秀兰觉得在儿子家,在儿媳妇面前,沈丽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沈丽给婉清说,自己独立带娃了6个月。上班以后才让秀兰来的。沈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婉清觉得沈丽这么说,是真诚的。沈丽是个独立又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