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县区作家 >
济宁文学

「人物」白中乾 ‖ 大运河岸边的《汁泥韵味》——近访老作家廉成玉先生

来源:本站    作者:白中乾    时间:2025-04-28      分享到:


家乡的温馨美好,湖河水乡的自然恬静,民风的淳朴真诚,始终魂牵梦绕着游子们的心。老作家廉成玉先生,在离城乡居后的十余年间里,依然陶醉在家乡温暖的怀抱中、沐浴在淳朴的民风里……他昼访四里八村乡邻、夜晚秉笔撰写积累资料,于古稀之年不辞辛劳,连续出版四部描写家乡鲁西南风土人情的文学著作,令人敬佩!

近日,在诗人孙龙乾老弟的引领下,我走进那个位于任城区喻屯镇西南方向运河岸边的农家小院,在满院花香的弥漫中拜访了老作家廉成玉先生。站在我面前的廉老,身材魁梧精神矍铄,虽年近耄耋但步健身稳,反应机敏。谈起他的几部文学著作,话匣子打开就像决了口的运河水一样滔滔不绝……

听着廉老的介绍,我翻阅着摆在我面前几案上的四部大书,惊诧感慨不已!这就是面前自称为“廉老汉”、“乡巴佬”的耄耋老人几十年辛勤笔耕的丰硕成果!

浏览廉老的这几部著作:长篇小说《奶奶庙》,记述了村中奶奶庙自建立以来百余年历经的风雨沧桑,各个年代围绕奶奶庙衍生出来的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 《二月狗》则是一部纪实长篇小说,记载了时代变迁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在这部反映乡村生活的小说里,故事是一个接着一个,紧紧相牵。故事中的情节高潮迭起、生龙活现、精彩频见,打动心弦。同时,民间语言妙声连珠,幽默趣浓生花,乡土气息沁入心田。看了能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又泪水涟涟,时而高呼万岁、时而又愤怒胸填,时而精神振奋、时而又惆怅再现,时而身心绝望、时而又有着新的期盼,时而感慨万千、时而又浮想连篇,就像是看电影一样一幕紧接一幕地展现在眼前。该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记忆的回顾,而且书中有着很多难得的历史资料,充满着更多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鲁西南民俗文化荟萃》一书,概述整理了鲁西南民间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民间方言俗语、童谣谚语等乡土文化资源,可读性强,对济宁民间方言俗语的保护与利用及乡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在《汁泥韵味》这部书里,老作家用记忆的笔法述写了在南阳湖西畔、运河之滨,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亢父古城角下,坐落着一个名叫廉茂屯的美丽小屯镇。自古以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仅憨厚、勤劳、乐善施舍,而且性格开朗、心地活跃、生活丰富多彩,始终让整个屯镇在生机盎然的态势中奋发向上,打造、绘制出了一个个多彩人生,让人难忘的故事。开篇首章相当于一部“乡土人物志”。文中记述的乡间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生活坎坷而又性格倔强积极向上……读罢《刘作家》使我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不由得想起了我的挚友,一名饱受人间疾苦而又痴心文学创作不幸英年早逝的乡土文学作家……

在书中,廉老巧妙完美地采用当地方言土语,深刻生动地展现地方风情民俗,用朴实的语言,真实和较全面的记述了当年发生在乡村中,让人难忘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中的故事。书中既有平叙又有情节、既有人物又有事件、既有事件又有故事、既展现了事件的过程又做到了画龙点睛,既生动活泼又不花里胡哨。书中没有虚构,写的有血有肉,特别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非常活龙活现。因为书中写的很多事和场景,都亲自参与,或者说是在唱主角。

作为家乡的知名作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任城区政协文史资料编撰座谈会上我就结识了廉老,对他非常熟悉。而后的几十年间,由于生计而奔波东西,与廉老逐渐失去了联系。近几年由于家中老母年迈体弱多病,我回乡居住伺候老母亲,与家乡的文朋诗友们来往渐密,不断听到关于廉老的消息,就多了一些对他老人家的牵挂。而今与好友诗人龙乾相约,终于如愿拜访了廉老。也听他回忆了他近年来的生活状况及文学创作情况。

一九六三年廉老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生活困难回乡务农,不久担任了大队总支部书记和民办教师。在济宁师范进修后先后担任了村小学校长、张官屯联中校长和学区负责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干部、模范教师和地、县、公社三级学毛选、学雷锋积极分子,被团地委树为青年标兵。

一九七八年,廉老被喻屯公社党委选聘为秘书,后任宣传干部,主抓新闻宣传工作,这一干就是 25 年。多次被省、市、县等多家新闻媒体授予模范通讯员,被市委宣传部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其中,连续五年获省电台一等奖。另连续23年被县区宣传部和电台授予先进新闻工作者和优秀记者,树标兵、记功各三次。先后有 30余篇作品分别被《中华英才》、《党委书记》、《中国大地》和《时代足迹》等书入选刊登;有36篇作品先后在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获奖。

在近三十年的新闻文化宣传工作中,廉老不仅练就了写作的功力和技巧,而且他具备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人品。他一贯坚持以忠厚诚实待人,不搞花言巧语、虚伪欺骗;待人办事是一视同仁,有求必应,乐于助人,千方百计让人满意;不做吃喝、卡要和骗拿让人反感之事。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不计功名利禄,甘当老黄牛,一心扑在了党的新闻文化事业上。

众人称廉老是个多才多艺的儒雅文人。他不仅能写一手好的新闻稿件和优秀文学作品,而且他创办的农村文化中心走在了全市的前头;他组建的两个农民业余剧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受到乡亲们的好评。在这期间,他先后编写的100多个地方小戏剧汇集成册,在全区推广,受到群众的赞扬。其中,多个小戏剧获省、市、区奖励。

文化宣传风雨路,妙笔著述皆成玉!在文化、新闻宣传战线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奋斗了几十年的廉老,是废笔成堆、著作等身。他用执着、真诚、严肃的笔触为党、为人民、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时代放声呕歌,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025年4月11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