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山焕君 ‖ 打瓦叉
我生于鲁西南的一个小村子,也长在那个小小的村子。那时候,玩具是极稀罕的物件,然而孩子们的玩心却从未因此减少。我们有许多游戏,打瓦叉,丢手绢,摔哇唔,跳房子,跳皮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中使我最不能忘怀的,便是打瓦叉了。
每个游戏自有一些玩法,打瓦叉这游戏,(其实家长是不愿意我们玩的,因为太费鞋了)也有其一套章法,且伴着一首歌谣:“脚一,二皮,三枪,四旗,五亏,六倒跟。” 这六句词儿,便是六道关隘,六重天地。
前五局是用脚尖的功夫。口中念到“脚一”,便单腿跳一步,踩在瓦片上;念到“二皮”,便跳两步。 如是递增,至“五亏”则跳五步。每一步须得跳得稳,踩得准,方能立于瓦片之上不倾跌。立定了,便运起脚尖之力,去打倒那立在前方的瓦片。若一击而中,则此局便算赢了。这功夫看似简单,实则大不易。单腿而立,已是摇摇欲坠,又要发力击倒目标,非有绝佳的平衡与精准的眼力不可。
至第六局“六倒跟”,则更是难上加难。须先将瓦片扔到立瓦之后,单腿前进六步,踩在自己的瓦片上。此时不能回首,全凭先前的记忆与当下的感觉,调整脚的方向,运起脚后跟之力,向后踢去,务要击中那立瓦。整套动作须得单腿完成,若双脚落地,便算输了。这一局胜算极小,我们却总竭尽全力,不肯轻易认输。 一到黄昏,村头空地上便聚集了我们这些孩童。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汗水沿着面颊流下,滴在黄土地上,旋即被干渴的泥土吮吸了去。我们单腿跳跃,口中念念有词,全神贯注于那一方瓦片。成功,便欢呼雀跃;失败,也不过咧嘴一笑,重头再来。那时节的快乐,简单而纯粹。不过是一块碎瓦,一方土地,三五伙伴罢了。
现在想来,打瓦叉何尝只是一种游戏?它教会我们平衡与专注,训练我们的耐心与毅力。那第六局的“六倒跟”,尤使我记忆深刻:不可回头,只凭信念与感觉,向后发力。人生路上,多少时候我们也须如此,不能回首,只能向前。
儿时的游戏随风而逝,村里的孩子恐已不再玩打瓦叉了。那些瓦片或许早已化作尘土,重归大地。但那段记忆,却如刀刻斧凿般,深印在我心中。每至寂寥之时,闭目便见那个单腿立于夕阳下的自己,为了一块瓦片,而使出全身解数的模样。
那时的我们,一无所有,却又富甲天下。
- 上一篇:上一篇:「随笔」山焕君 ‖ 烤馍飘香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殷宪恩 ‖ 薛国故墟:岁月长卷中的华夏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