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岳增展 ‖ 当班主任是历史老师
执教数十载,我依然是一个“孩子王”——班主任。
每天看着这帮活宝们在教室里上演"春秋战国",我这个"太史公"可得好好记录。这一下可不得了,我从"历史老师"升级成了"历史见证者"。
晨读时分,教室里一片"百家争鸣"。有人埋头苦读,有人神游天外,有人梦游他乡,还有人偷偷传纸条——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不是也该来次"教室整顿"?不过转念一想,焚书坑儒可是遗臭万年的勾当,我这个"仁君"还是以德服人吧。于是清清嗓子,开始讲述"悬梁刺股"的典故,希望他们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课间,校园里男生们你追我赶,女生们三五成群,活脱脱一幅"群雄割据"的画卷。我这个"史官"站在高处,看着他们"逐鹿中原",不禁感慨:年轻真好啊!想当年,我也是这般意气风发,如今却只能在这里"指点江山"。不过转念一想,我这个"太史公"可是肩负着记录历史的重任,可不能懈怠。于是掏出小本本,开始记录这帮"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
午休时间,教室里上演"三国演义"。有人伏案而眠,有人窃窃私语,还有人偷偷看课外书——这让我想起了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不是也该来个"七擒课外书"?不过转念一想,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为了收服人心,我这个"仁君"还是以理服人吧。于是清清嗓子,开始讲述"卧薪尝胆"的典故,希望他们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放学时分,教室里一片"五代十国"。有人急着回家,有人磨蹭不走,还有人留下来问问题——这让我想起了当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不是也该来次"杯酒释作业"?不过转念一想,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为了巩固政权,我这个"仁君"还是以德服人吧。于是清清嗓子,开始讲述"程门立雪"的典故,希望他们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不过话说回来,当班主任是历史老师也有好处。至少在这群孩子眼里,我这个"活化石"还算有点威严。每次我站在讲台上,他们都会自觉地安静下来,仿佛在等待一位"历史巨人"的训话。而我也会趁机卖弄一下学问,把班级事务说得像在讲述朝代更替。选班干部是"科举取士",调座位是"迁都定鼎",就连大扫除分工,我都要引用"商鞅变法"来强调纪律的重要性。
在我的熏陶下,这帮小淘气都染上了"历史病"。说话爱用"自古以来",吵架爱说"此乃历史之必然",就连写检讨书,开头都要来一句"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件事"。看着他们这副模样,我这个"太史公"不禁莞尔:这帮气人精,还真是得了我的真传啊!
当班主任是历史老师,每天看着这帮小精灵在教室里上演"历史大戏",我这个"太史公"可得好好记录。等他们毕业多年后,我一定要把这届学生的"光辉事迹"写进我的"史册"里,标题就叫《那些年,我带过的"历史人物"》。
- 上一篇:上一篇:「地域文化」白中乾 ‖ 军屯古村的沧桑巨变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张克龙 ‖ 冬天取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