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李昌杰 ‖ 声声慢 春宵吟

来源:本站    作者:李昌杰    时间:2025-04-30      分享到:


星垂柳幕,月隐花帏,

东风暗度芳丛。

露湿瑶阶香冷,

雾绡朦胧。

谁家玉箫声动,

颤悠悠、散入帘栊。

听不尽,这清商流徵,

都付春慵。


曾记西园夜宴,

烛影乱、金樽潋滟波红。

醉倚雕阑深处,

笑指惊鸿。

而今鬓丝渐老,

对空庭、倦眼惺忪。

但消受,

这梨云千叠,

燕子楼中。

注:此阕以"星垂柳幕"起兴,通过"月隐"、"雾绡"等意象构建春夜朦胧之境。上片以玉箫声颤悠悠穿帘入户,带出"清商流徵"之音与"春慵"之感的奇妙交融。下片用"曾记"转折,今昔对比间,"烛影乱"与"鬓丝老"形成时空张力,终以"梨云千叠"的视觉意象收束,暗合春夜将尽时分的怅惘与甘美。全篇严守四声,凡入声字皆依古韵,如"湿"、"不"等字皆作顿挫,以合"声声慢"词牌特有的吞咽之致。


改写成散文

春夜梦忆,燕楼倦思

暮春的夜,像一匹被墨色浸透的绸缎,轻柔又深邃地笼罩着世间万物。我独立于庭院之中,仰头望向天际,只见繁星如细碎的银砂,点点垂落在如烟似雾的柳丝帷幕之上。那柳丝在夜风里轻轻摇曳,似是少女柔婉的发丝,又似天地间飘动的绿色梦呓,缱绻着无尽的缠绵。

月,似一位羞涩的仙子,隐匿于繁花织就的帏帐之后,只洒下几缕清冷而朦胧的光辉。那光辉透过花枝的缝隙,斑驳地洒落在地上,宛如一幅被岁月晕染的水墨画,带着几分神秘与梦幻。

东风,宛如一位悄无声息的使者,在暗夜里穿梭于芬芳的花丛之间。它轻轻拂过花瓣,带着丝丝缕缕的香气,那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芬芳与青草的清新,却又因夜露的浸润,多了几分清冷的凉意。露水悄然打湿了华美的台阶,玉石般的台阶在月光与星光的映照下,泛着清冷的光泽,而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花香,也因这清冷的露气,仿佛被凝固了一般,带着丝丝沁人的寒意。

四周的雾气,宛如一层薄如蝉翼的纱衣,轻柔地笼罩着一切。花影、柳影、人影,都在雾气中变得影影绰绰,如梦似幻,似真似假。恍惚间,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玉箫声。那箫声,宛如山间的清泉,潺潺流淌;又似林间的清风,悠悠拂过。每一个音符都带着颤音,悠悠扬扬,袅袅娜娜,穿透了这如梦似幻的雾气,悠悠散入那雕花的帘栊之中。

我静静地伫立着,侧耳倾听这箫声。那清商流徵的旋律,如泣如诉,似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而又哀伤的故事,又似在低吟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箫声,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将我的思绪紧紧缠绕,让我沉浸其中,听之不尽,忘之不得。在这如诗如画的春夜,我竟觉得这箫声都化作了一缕缕慵懒的春意,萦绕在我身旁,让我沉醉,让我慵懒,只想抛却世间的一切纷扰,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旋律里。

思绪飘飞,我仿佛又回到了记忆中的那个西园夜宴。那也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夜晚,烛火摇曳,光影斑驳。跳跃的烛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似是一群欢快的精灵,为这夜宴增添了几分热闹与神秘。金樽之中,美酒荡漾,泛起层层潋滟的波光,那波光,似是流动的琥珀,又似是闪烁的星辰,映照着每一张欢笑的脸庞。

我醉意微醺,斜倚在雕花的栏杆深处,眼神迷离却又带着几分肆意。身旁的佳人,身姿婀娜,如惊鸿般轻盈灵动。我笑着指向她,那笑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对这美好时光的尽情赞美。我们举杯畅饮,谈笑风生,任那欢乐的笑声与酒香在空气中交织、弥漫,仿佛时间都在那一刻停止,只留下这无尽的欢愉与美好。

然而,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如今,当我再次凝视镜中的自己,只见鬓边的发丝已渐渐染上了霜华,岁月在我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曾经的风华正茂,曾经的意气风发,都已随着那流逝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此刻,我独自面对这空荡荡的庭院,眼神倦怠而又惺忪。庭院中的花草,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却再也激不起我心中的半点波澜。那曾经热闹非凡的场景,那曾经刻骨铭心的欢笑,都已如过眼云烟,消散在这无尽的岁月长河之中。

罢了,罢了,既然往事已不可追,不如就安心消受这眼前的景致吧。看那庭院中,梨花如云,层层叠叠,似雪如霜。洁白的花瓣在夜风中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无声的雪,带着几分凄美与哀伤。这梨云千叠的景象,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却又透着无尽的孤寂与落寞。

我就这般静静地站在这燕子楼中,任那梨花飘落在我的肩头,任那清冷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心中,没有悲伤,没有喜悦,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宁静。这燕子楼,见证了我的青春年少,也见证了我的容颜老去;见证了我的欢笑与泪水,也见证了我的繁华与落寞。而如今,它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这里,与我一起,守望着这岁月的变迁,守望着这无尽的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