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孟萌 ‖ 乡村轶事

来源:本站    作者:孟萌    时间:2025-04-29      分享到:


1  祖母


如果村庄不神秘

一定是缺少唯心主义的祖母


我擒着夜色在星空下飞

"假庙里有六指的妖怪"


我在供销社门口的古杉树上

找到她的花绳子,榨糖

贩棉花的爹娘夜宿在十里河堤上


星链长阵冲向北方

灰白色的尾须牵出离家的少年


我擒着夜色在星空下飞

家庙里有坍塌的胸怀


如果村庄不神秘,我就和妻住下来

漫长,唯心。


棉花价贵,祖母摇扇贪睡

爹娘顷刻就回


 2  人丁


她们叫招娣,盼娣

拴在枣树上的土蜂


但凡唤作二叔的乡邻都善饮酒

嗡嗡乱飞的篱笆

时代散乱

计生主任拆掉了他的堂屋


我是一户人家的长子长孙

摔碎过两次丧礼上的陶盆

多宝贵的男丁啊

消耗着那些慎微的生命


但凡叫二叔的人都善饮酒

坐在落日的桑榆下

她们是盼娣,焕娣

轮番拎着酒桶


日子真散

她们盖起粗枝大叶的房子

总是斜倚在我头上


 3  采蘑菇的女人


雷击木有高照的红眼

念珠藻攀着巨伞

凡有秋景,皆有怀念


她去往遥远的集市

贩卖黑魔岭,乌松林

垭口贩卖着朴刀

给不温柔的女人


月兔有高照的红眼

菌类在血丝的雷窝口发育

我继承一个人水葱般的手指


她从遥远的集市归来

不再入山

满屋霓裳与孢粉


 4  来福


流浪,吃百家饭

乡镇的村庄众多

河岸南到河岸北

三五日一个集市

他生吃水蛇的事没人见过

这傍身的绝技

他在一户人家的葬礼上做脚力

也在一户人家的婚庆上当烧工

所有村庄的人都认识他

他像一尾知更鸟飞出,回栖

人们看见清晨欢笑

黄昏找到靠山

这个失智的孤儿

被少智的世界一直照料


 5  古道


细小的祖母沾满雪

大山清白,狐狸愚蠢


罡风一吹

我们各有各的领土,族群安睡


我假装没有看见

祖母手中提回那一只柴鸡

她也假装没有看见

我偷走一树浆果


入山的时候,狐狸正暗自伤神

祖母守着家园

轻轻唏嘘,怅然睡去


 6  徐无鬼


哑巴投井了

井沿上有挣扎的脚印


他曾被痛打

父亲死后,长兄为父


村庄里失踪的羊杳无音讯

第七日,井下咩声四起


扯白布的老知事泪流满面

流莺在楝树上讨论


有口无声

那一年,我终日在井边摘核桃


 7 大雪日


有白桦倒影,老实人的车辙

羊粪冻在固态原野

大地青春的佐证


我的父亲转出田黄集

白桦岭漫天大雪,拦下他的马车

朴刀下物资乏匮

昂贵的啸啸命运


哥哥长鞭甩尽一生

纪念册通体皓白,见芳草还需长雪

他的羊与他的早亡


我有偷渡之过,沂河岸脚印凌乱

在北方,雪兔有高照的红眼


 8  打谷场


祖父在上面洒很多水

石碾轱辘反复地夯实

直到月亮垂下一面水磨镜

在鲁源村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平滑的土地

四周柴垛搭起屏风

天地即衾枕,我最好的睡眠

在运粮车不曾响动

风不曾摇晃太阳粒

铺下烘干剂的等待里

从东向西,从南往北

祖母的水葱饼

阿英的油亮花辫

月亮抽着蓖麻烟

照看着她们,就这样偷走我的一生


 9  芒种


叫它玉皇洞的时候

灯芯草漫过每个香客

我们都小,红布下的供品与莜麦


现在它是凌云寺

荚皂角洗着攀山的火狐狸

鲁南之人不再作揖求水

尽染的高粱地


黄昏将近,行车上走下来

汛期里的父辈和胡辇


玉皇洞与凌云寺混为一谈

老相识,我们脱下工业的衣料

抢种畦西东


 10  心上秋


枣红色的马匹跃过枞树头顶

河流保留了稀有的浅水入口

纵深的北方,和烛火


雨季从长夜披盖着我们

苜蓿与流沙多像松软的旧园

这样容易生长


灰色天涯在我们饮水的岸边

掀起奔赴的讯号

远山嵬岌,遥远的荫坡上

我们与马匹,离开了那么久


北方粮食多了起来

祖母会顾此失彼,她要束扎更多的稻草人


野马沿着更清凉的方向

潜入紫苜蓿群落

它善于捕捉气息,善于听闻飞鸟

散布稻草人的数量


我们一起吃光畦田里那半熟的粮食!

马儿,你去召唤那流放的羊群

我去召唤一声祖母

让她原谅,我们已经拆掉了

秋天的守望


 11  岁常


祝祷,稼穑

一只旺财跟着我


阿婶你快去,月亮跛了脚

深浅里埋了桂花


香杉树下,祖母瞌睡着

白鸽打翻了她的茶盏

我的亲人们一直忙到秋汛


我走进来时,是热切的秋水调

古早的山海经


我写平仄的辞令

今日的归囊与欢颜

香杉树下一世的清平调


满屋粮食与沉香

我们酒醉,涂霓裳,生长


麻油灯掉进我眼里

抛锚山外的火车,再也没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