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孟萌(山东)‖2025·中国竹泉村凤凰文化节暨民间艺术节首届“凤凰杯”全国征文大赛作品选登(五十)

来源:本站    作者:孟萌    时间:2025-02-21      分享到:


清泉落凤鸣(组章.散文诗)

文/孟萌

 1.鲍宅山
溯流之针拨开苍岩,拨动光阴多少云影,要去向哪一座山峰,问询哪一条河流,才可摘一件朝圣者的披风,回到祖源的衣襟。
做一个不羁的攀登者,穿过夜障行进鲍宅山,将身心修成一尊苍岩。
凤舞九天,栖于星盏放亮下的独峰,凤凰羽衣宽大如氅,鲍宅山镌刻下那神境,拓印下神的落影,三月七日凤。
粗砺的岩层,是那个书生的画本,西汉鼓声那么恢宏,凤凰涅槃的朝代。
我聆听两只凤的啸鸣激荡,鲍宅山上的神话,又岂是神话,是一场百鸟朝凤的神仪,一个断代史空缺的神秘。
高冠耸在崖壁上,一条千年紫藤,正将倒垂的史卷,虔诚地卷扬在鲍宅山耸立的每寸海拔上。
凤凰饮醉沂水,落于鲍宅山;我饮醉于千年经典,石刻上梦回祖源。
我是一朵凤凰花的向往,攀上鲍宅山的信风,落在山根的每条藤蔓上。
我是那凤鸣回声中的坠音,绕行在沂蒙大地的全部脉络,万丈霞光中。
直到我具备一座山的亘久,直到我拥有凤凰飞天的血脉。

2.万鸟归巢
那只巨凤打开竹泉村的山洞,打开竹节处的储泉,多么富有的落日余晖啊,打头雁吹响振翅之哨,齐阵遮天,光,闪在竹泉村篱门上。
上苍垂下的经卷,竹林苍翠间,瑞气东来,佛影依稀。归家的讯号,是一声凤鸣。
幽幽清泉伏在青石的脊梁,海棠花开尽它的千层锦绣,凤凰居潭,仙人住洞。草籽与竹青,几个织草编的老祖母。
喂一只白鸽,打翻泉水上的茶盏,这清白的日月壶;喂一只红耳鹎,撷几页后山上的诗草,那世外慈悲的听诊。
这世人有多少羁旅,就有多少朝圣者,卸下重器,成为一只鸽肩上的艄公,横渡平凡草木。
我也俯首而来,在翠崖之上参悟平生。在竹泉河畔重见涅槃。
说境美,去清泉随路转的间间茅庐;说人和,与一只山凤共饮竹青上的滴露。
我的老族长,住在那间茅屋,我的老祖母,就唤作山凤。
打开竹泉村万鸟争鸣的喉腔,坦露它们向往未竟之地的执念。更打开异乡的游子梦,时刻惦念的沂蒙山水。
说渡,数清这儿的小溪,听闻观音大士洒落甘露的温柔步履。听闻万鸟的祷告流出观音瓶,被一只夜莺传递成广袤的梵声。
那五百年一开的佛光,会不会在这个春日降临竹泉村,拂照我颠沛流离的半生。
我在春雨如丝的竹林撷取灵感!在春日芳菲的梧桐上写下相思!凤凰于飞,我与我失散的前世重交颈。
在水深处探访凤凰居,在修行洞生满苔衣的深邃中获得灵气。我是万鸟齐归中的急先锋,早早红了眼眉。
寻觅两朵祥云,游子仁孝的百里奔波,寻慈母福报下的明目如清泉照月。
春潮化成奔流的清水倾泻在竹泉村,石林
沐浴,草植浩饮。腾空而起的声鸣,有问早声,晚安曲。
王维端坐在水岸上,出落一双洞悉人间的慧眼。一赋《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穿过木栈桥,就成为沂水的宠儿,在许愿池呼喊出虔诚的心愿。
我走向凤凰洞,满目历史,齐鲁大地苍凉神峻。
让我永居这乡寨秘境,化为溪水潺潺,将沂南的历史风云倒灌。
更让我写尽这山水,手执苍翠的毫笔,束紧这运笔的腰身。
我要再多一次穿梭竹泉村往返与晚祷!如一只凤凰的睃巡,如一只凡鸟的流连。
静下来,寻找一尾锦鲤与鲵鱼,与它们啜茶谈诗,煨芋煮蔬。
看它们诗意大兴地游入纵深的竹泉村,拓印整个圣境的惊世风华。
我有多少虚浮的人间志,要修几世的缘,才可承蒙这样的恩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程心旅至,一面定境出。一世嗔痴无,一匹训鹿生!

 3.归兮
云霭如先知,鲍宅山与竹泉村一草一木历尽鸿蒙到盛世大同,象征在变化,内蕴更含千解。
读岩上凤凰石刻,凤凰的慈悲之心;读弥猴,凡鸟、灵猫自由的步履,乡寨的炊烟。
我最读时光横越,内心安宁,尘世安稳。
下山去,带着凤凰的挺拔之姿,带着清泉飘荡神谕下的回响。
让一朵海棠落在我的衣襟上,证明一个旅人是如何充满了喜悦,被这深穹广袤的爱一直披盖着。
大道上,不再怀有来时的忐忑,腾空杂芜胸境,赏尽这里的每一片风景,把春江花月,青春神韵,设置成生命的背景图。
与这儿的每一个原住民交谈,感受他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躬身家园,建设新齐鲁的奋斗史。
我浸润在竹泉村湾与鲍宅山的万千风情,完成彻底的灵魂洗涤。
把雄壮与静美筑成一个高耸的形容词,立于生活行旅的长短句中。修饰灰色雨季,放大黎明的金风玉露。
并因此,更加热爱这川息不止的生活。


作者简介:孟萌,男,197 7年生人,山东曲阜尼山人,获第四届黄亚洲国际行吟诗歌奖,2021全国芦花诗会金奖,2022中国(日照)青.春 诗见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2022首届国际生态文学奖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