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大中艺文志 ‖ 兖州历代诗选5
苏 颋(一首)
苏颋(670-727 年),字廷硕,唐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工文,与张说(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巳佚,后人辑有《苏廷硕集》。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上镜上人①
闻道还沂上②,因声寄洛滨③。
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④。
聚散同行客⑤,悲欢属故人⑥。
少年追乐地⑦,遥赠一露巾⑧。
【注释】
①瑕丘:即今兖州,唐代为鲁郡治所。少府:县尉的别称,唐人称县令为明府,县尉是县令的佐官,故名。上人:对和尚的敬称。
②沂上:沂水之滨,沂水今称小沂河,西流至兖州城东入泗河,此用以代指瑕丘。
③因声:犹言寄语,指托人带话。
④归处:指瑕丘。春:酒的别称,此处为动用,谓酒已酿造好。
⑤聚散:此处偏指散,谓作者与行客即田少府分别。
⑥属:寄托。故人:指镜上人。
⑦少年追乐地:年轻人游乐之处,此指京兆,作者送田少府处。
⑧遥赠:谓赠言给异地的镜上人。露巾:用如“沾襟”,泪水湿衣。
高 适(一首)
高适(704—765 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写边塞诗著称,和岑参并称“高岑”。天宝八年(749 年)进士,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渤海县侯。卒,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有《高常侍集》。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①
谁谓高颖客②,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③,始觉东蒙长④。
独行岂吾心, 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⑤,游夏遥相望⑥。
徘徊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⑦,川平知汶阳⑧。
弱冠负高节⑨,十年思自强。
终当不得意, 去去任行藏⑩。
【注释】
①天宝四年(745 年)秋,高适和李白、杜甫周游齐鲁,是诗当为此时所作。
②嵩颖客:作者自称。嵩:嵩山,在河南登封县北。颖:颍水,源出嵩山,高适青壮年时期曾寓居河南。
③少昊墟;即曲阜。少昊:五帝之一。
④东蒙;即蒙山,在曲阜东的蒙阴县境,春秋时为鲁地。
⑤圣人:指孔子。
⑥游夏:子游、子夏都是孔子的弟子,以文学著称。
⑦阙里:孔子故里,在今曲阜孔庙东。
⑧汶阳:即曲阜,隋开皇四年(584 年)改鲁县为汶阳,十六年始改称曲阜。
⑨胡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还以指男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高节:高南的节操。
⑩去去:催人快去的话,犹言随处周游。行藏:《论语·述而》:“用
之则行,舍之则藏。”
刘长卿(一首)
刘长卿 ( 约 726 — 786 年 ),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天宝年间进士,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送邵州判官往南①
看君发原隰②,驷牡志皇皇③。
始罢沧江令,还随粉署郎④。
海沂军未息⑤,河兖岁仍荒。
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⑥。
新知行宋远⑦,相望隔淮长。
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⑧。
【注释】
①邵州:古地名,在今山西垣曲县。判官:即邹绍先。
②原隰:广平低湿之地。《国语·周语》:“广平曰原,下湿曰隰。”
③驷牡:四匹马拉的车。《诗·小雅》:“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④粉署:尚书省。
⑤海沂:海州、沂州。
⑥榛芜:草木丛杂。
⑦宋:河南道宋州。
⑧银钩:形容书法遒劲。《晋书·索靖传》:“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八行:书信,古时信笺每页八行。
张谓(一首)
张谓,天宝二年(743 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皆有辑录。
饯田尚书还兖州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
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①。
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②。
明朝郭门外③,长揖大将军④。
【注释】
①破胡勋:打败胡虏的功勋。
②雪云:降雪的阴云。
③郭门:外城的门。
④长揖: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敬礼。
韩翃(四首)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 年)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兖州送李明府使苏州便赴告期
莫言水国去迢迢,白马吴门见不遥①。
枫树林中经楚雨②,木兰舟上蹋江潮③。
空山古寺千年石,草色寒堤百尺桥。
早晚卢家兰室在,珊瑚玉佩彻青霄④。
【注释】
①吴门:指苏州。
②楚雨:楚地的雨,亦指苦雨,喻相思之泪。杜甫《雨》:“楚雨石苔
滋,京华消息迟。”
③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
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④青霄:青天,喻帝都、朝廷。
送卢大理赵侍御祭东岳兼寄孟兖州
东岳昔有事①,两臣朝望归。
驿亭开岁酒②,斋舍着新衣。
上客钟大理③,主人陶武威④。
仍随御史马⑤,山路满光辉。
【注释】
①东岳:泰山。
②岁酒:当年酿的新酒。
③钟大理:钟繇曾两次任职大理,故称钟大理。
④陶武威:陶舆曾封武威将军,故称陶武威。
⑤御史马:西方乾卦,天马方中为御史马。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①
城中金络骑②,出饯沈东阳③。
九月寒露白, 六关秋草黄④。
齐讴听处妙⑤,鲁酒把来香。
醉后着鞭去, 梅山道路长⑥。
【注释】
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②金络骑:带着金笼头的马,泛指装饰华贵的马。
③沈东阳:指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沈约曾任东阳太守,此处用沈东阳来比鲁使君。
④六关:本为春秋时鲁国臧文仲所设关卡名,此处泛指鲁郡城关。
⑤ 齐讴:齐地之歌,此泛指地方民歌。
⑥梅山:山名,浙江绍兴、奉化,安徽舒城均有梅山,传为汉梅福隐居之处,此泛指隐遁之山。
赠兖州孟都督
少年亲事冠军侯①,中岁仍迁北兖州②。
露冕宁夸汉车服③,下帷常讨鲁春秋④。
后斋草色连高阁, 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⑤,诗兴遥齐谢康乐⑥。
远山重叠水逶迤⑦,落日东城闲望时。
不见双亲办丰馐, 能留五马尽佳期⑧。
北场争转黄金勒⑨,爱客华亭赏秋色⑩。
卷簾满地铺氍毹11,吹角鸣弦开玉壶12。
愿学平原十日饮13,此时不忍歌骊驹14。
【注释】
①冠军侯:指汉代霍去病,霍去病曾因征匈奴等功封冠军侯。唐代设冠军大将军,为武散官,此处谓孟都督年轻时曾在大将手下供职。
②中岁:中年。迁北兖州:指孟任兖州都督事。
③露冕:露,通“辂”,大车。冕:指车服。宁夸:岂不胜过。
④下帷:放下室内的帷幕,指教书。鲁春秋:即《春秋》。以上两句谓孟文武兼备。⑤陶使君:指晋陶渊明。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县令称使君。掩:压过。
⑥谢康乐:即谢灵运,南朝诗人,袭封康乐公,为山水诗派创始人。
⑦透迤:曲折绵延。
⑧五马:太守的代称。汉时太守乘坐五马驾的车,后因以代称太守。
⑨北场:设于城北的演武校场。黄金勒:指装饰华贵的马。
⑩四华亭:地名,在今浙江嘉兴,晋陆机、陆云兄弟曾共游于此十余年。此泛指游赏之地。
11氍毹:地毯。
12吹角鸣弦:奏乐。玉壶:玉制的酒壶。
13平原:平原君,战国赵武灵王子赵胜,封于平原,号平原君,以喜宾客著称。后泛指尚义重士的主人。
14骊驹:逸诗篇名,告别之歌。
- 上一篇:上一篇:「诗歌」笑之 ‖ 正月初八偶感
- 下一篇:下一篇:「诗歌」煤山乐天 ‖ 卜算子·借梅咏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