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词歌赋」陶成桥 ‖ 济宁“运河之都”赋

来源:本站    作者:陶成桥    时间:2024-11-18      分享到:

悠悠大运,汤汤其流。贯南北而连五水,越千里以泽九州。始于春秋,兴于隋唐,贯通于元代,盛极于明清。历岁月之沧桑,阅人世之兴亡。

昔者,夫差争霸,初开邗沟,沟通江淮,始奠宏猷。及隋帝杨广,倾天下之力,浚河道,筑堤堰,舳舻相接,帆樯蔽空。其功虽巨,劳民颇甚,然运河既成,利在千秋。

且夫运河之利,在通漕运,输物资,济民生。南粟北运,以实京仓;百货转输,以丰市廛。促工商之发展,育文化之昌隆。

观夫长河如练,碧波粼粼。春则繁花似锦,夹岸缤纷;夏则绿柳成荫,凉风习习;秋则霜枫染醉,落木萧萧;冬则寒梅傲雪,瑞气盈盈。朝暾夕月,气象万千;晨钟暮鼓,诗意盎然。

至若沿岸名城相望,胜迹如云。淮扬繁华,姑苏风雅,钱塘秀丽,皆因运河而增色;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临安旧都,悉赖漕运以繁荣。商肆栉比,货财辐辏;舟楫往来,人物风流。

济宁胜地,位处要冲。扼漕运之枢纽,享“运河之都”殊荣。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及五都之市。更有元代行都水监、明代总理河道、清河道总督衙门驻节镇守。

斯地也,山川形胜,运河之心,风物嘉殊。南旺分水,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戴村坝畔,虎啸涛吼。微山湖中,烟水涵虚。太白楼上,诗韵长留,忆昔太白醉卧,吟风弄月;铁塔寺前,禅意悠然,每闻暮鼓晨钟,醒世脱俗。南池荷香,沁人心脾;泗水泉涌,泽被田庐。

且看那运河之畔,柳绿花红,莺啼燕语。桥梁座座,如虹跨浪;亭台处处,似画镶珠。商船往返,装卸有序;街市喧闹,交易无虞。任城之饶,因河而盛;黎庶之富,得水之濡。

然运道无常,亦经风雨。时或堤岸崩坍,河道淤阻;亦有战乱频仍,繁华落疏。幸哉今朝,政通人和,治河有方,重振宏图。清淤浚塞,固坝修渠;植柳护堤,育荷养鲈。复见碧波荡漾,锦鳞游泳;画舫悠游,雅士欢娱。

吁嗟乎!济宁运河,国之瑰宝,城之命脉。承载历史之厚重,孕育文化之丰采。当护其清流永畅,保其古韵长在。愿运河之都,风华绝代;盛世济宁,辉煌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