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陈传三 ‖ 听高晶继老师啦聊斋感怀

来源:本站    作者:陈传三    时间:2024-11-12      分享到:


初冬的11月9日

济宁读书界书友雅集

应酬推辞,琐事搁置

聆听八旬名师啦《聊斋志异》


端坐亚龙书城

心绪澎湃不已

老师娓娓道来

似又回教室,倍感亲切无比


蒲翁其人的逸闻轶事

其书的光怪陆离

一个不甘平庸的书生布衣

为何十八次屡试不第


人鬼情未了

书生与花妖狐魅

背后究竟掩藏了什么隐秘

不为外人晓,不为世人知


高珩首次作序

王渔阳题词赋诗

五次荣登热搜

一书何以有三百年不朽神奇


蒲高两家族的古今世交

同乡共愁的渊源联系

都在老师的引领下

得到立体的追根究底寻觅


除了聆听啦聊斋志异

思绪不时穿越翻飞

四十多年前的故事

至今在眼前历历


敬爱的老师

或许您无从忆起

可我却从未忘记

您我曾有珍贵的师生之谊


一九八二年的秋季

人们忙着收获的日子

一个自认为落榜的学生

回读到您的班里


您是班主任

更是令人尊崇的语文名师

异常欣喜,未来可期

只因我偏文弱理


新的航程扬帆开启

儒雅的形象,谆谆的激励

导引和激励着

朝迎晨曦,夜攻自习


憧憬着美好的预期

承受着焦灼与压力

但您的每一节课

都能获得充实与慰藉


忽然,一月后的一天

却收到姗姗来迟的入学通知

是留是走,何去何从

一道关乎命运的选择题


在办公室里,您说

农村孩子读书不易

有机遇就不让它错失

未来中专一样可以深造学习


于是,我退学与您分离

那个儒雅的形象

永久地烙印珍存心底

月余师缘,终生长思


时有幻想自己

如若当初复读一年

成绩或有长足进益

人生定有许多不可思议


四十二年后的今天

依然泛起波波涟漪

凝望眼前的恩师

满满的尽是感激


这是您吗

虽则是岁月无情催人老

可您,依然神采奕奕

和善慈祥,近人平易


耄耋之年,笔耕不辍

轻言慢语,俱是至理

下笔落纸,诗情真意

为文为人,谨言细致


一日为师终生师

一次受教永受益

浅陋言语,是学生心灵深处

崇高的敬意,真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