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李子君 ‖ 泗水泉林记
编者按:2024年7月21日至25日,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十七届基层作家培训班在泗水县举办。本次培训意义重大,内容丰富,涉及文学的诸多方面。与会的基层作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启示、启发。为进一步促进大家思索、切磋与交流,鲁地文艺取“学而时习之″中前两字,开辟“学而心得栏目”,邀请参会的作家,写下自己的心得与感悟,以供大家观摩。
泗水泉林记
文/李子君
(小序:甲辰季夏,值山东省第二十七届作家培训班在济宁泗水举办。其间,与会一行到泗水泉林采风。此乃我初次登陪尾山,观泉林风采。赧颜而去,满载而归,夙愿可慰,作此小记。)
圣源潺湲,泗出陪尾。虽岱宗在望,目先接青葱邹鲁;正清流激荡,耳初闻荟萃名泉。岂不闻陋室之铭,孔子之志哉?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无高山之巍,声播海岱;无大渊之深,名盖九州。岁之季夏,初履圣迹,南风飚发,霖雨丰沛,泗水县之东,陪尾山之阳,圣音传焉,玉泉出焉。
天行有常,日月递照,修道不贰,夫子察焉。观泉亭叹息犹在:逝者如斯。
风雨博施,万物有养,人有其治,明君体焉。卞桥头明月依旧:溯源穷流。
昔,夫子观天地,悟大道。或尧舜,或桀纣,已成历史烟云;得其生,得其养,可见川流不息。天地有职,不废四时,道心惟微,天何言哉!惟不舍昼夜尔!
两千年圣容不改,一百代圣迹难移。清康、乾二帝,顺水直下,巡省民情。十次驻跸,慨然作记。时岁弥历,风物长新。
熙天曜日照天下奇观,滋荣绿叶掩七十二泉。或开岩以勃发,或凿地以吐纳,喷薄于泗河之源,峥鸣于齐鲁之先。君王捧之,有珠玉之光;百姓啜之,有豆黍之实。或沸腾振荡,或寂寥幽冥,或莫测其深,或精曜其外。晴天碧柳,孤亭碕岸,横云红雨,御碑行苑,至舫石处驻足,于九曲处回还。泗水奔赴瓜洲,相思至今难断;卞桥幸得重修,双月可又团圆?
红石泉者,诡谲深幽,龙血内藏,云雨蒸腾,泉眼有汹涌之情,观者有泣珠之意。北冥鱼而南游,南冥月而北照,趯趯腾跃,悠悠拱手,张弛有度,若离若合,吞浊扬清,函幽育明。遇仁人,精诚即立,见志士,赤胆可破。
黑虎泉者,气势汹涌,墨面雄心,虎威张扬。进有周慑百兽之威,退有声震千林之势。御碑于前,难合吞天之口;圣音忽来,方敛吃人之状。激荡暗流,雷挞深渊,有项王之力,专诸之勇,与鹰隼叫战,与文豹比邻。
趵突泉者,龙胆虎势,万壑忽见,雄兵百万。出车槛槛,执戈锵锵,驱云载霞,崩峦驰川,睥睨黑虎,扫平狼烟。继而邀鸟与歌,共风起弦。天地有笔,允镂身文饰;九天有气,正君子服章。腾则为星辰,伏则为河岳,浩浩然哉!
更有鲛人抱泣“珍珠泉”,蛟龙昼出“响水泉”,临流淘汰“淘米泉”......泉眼满布,泉声争鸣。跳珠琢玉,吞元吐气。深潭过雁,浅池游鱼。未罢虎啸,又见龙腾。破和氏之璧,借“悬愁”之光,鄙隋侯之珠,弃宋王结绿。似河伯争献珍珠,正玉女照水梳头。居高如星云密布,近前似民妇煮粥。上接圣音,下惠百姓。旱涝不患,取仁取义。
泗水流,圣教之音不绝于耳。泉林在,仁义之风长流不衰。天有其时,地有其载,天行健,山河在,则百姓安。形具神生,德厚虑明。夫子以天道而明人道,斯地世代顺天时、应地利。泉水出于天地,而与天地同俦,向无人之喜怒,却有敬天之德。体物亲人,川流敦化,噫吁嚱,喟然叹曰,斯无穷尽乎!
注:和氏璧,悬愁,隋珠,结绿都是古代的宝玉。
- 上一篇:上一篇:「诗歌」情系山水 ‖ 夏日听雨
- 下一篇:下一篇:「诗歌」孟萌 ‖ 回声——兼致周民伟